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很多人在生活中其实都没有听说过脊髓空洞症这种疾病,但是在我们的身边偶尔有人会患上这种疾病,很多患者都会表现为运动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那么患者在患病后,除了会表现为这些症状表现之外,还会出现哪些明显的临床症状吗?

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症状

1、脊髓空洞症以颈胸段多见,可累及脑干延髓。临床主要症状是受累脊髓节段平面内的皮肤浅感觉分离,以及受累平面以下的长束症状。临床特点是肌肉萎缩,相应节段痛温觉消失,触觉和本体觉相应保留,肢体瘫痪及营养障碍等。

2、脊髓空洞症引起的运动障碍症状: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当脊髓颈、胸段空洞波及前角时,出现手部鱼际肌、骨间肌以及前臂诸肌无力、萎缩和肌束震颤。手肌严重萎缩者可呈“鹰爪”手。

3、随病变发展,可逐渐波及上臂、肩带及部分肋间肌,引起瘫痪。腰骶部的空洞则表现为下肢和足部的肌肉萎缩(肌肉萎缩【译】: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当病变压迫锥体束时,可出现损害平面以下一侧或双侧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体征。

4、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脊髓空洞症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较明显,由于病变波及侧角所致,常见上肢营养障碍,皮肤增厚,烧伤疤痕或顽固性溃疡,发绀发凉,多汗或少汗。下颈髓侧角损害可见霍纳征。

以下是脊髓空洞症常见的检查方法:

1、CT扫描及脊髓磁共振象:可显示空洞部位形态和范围,尤以后者为理想的检测方法。

2、X线摄片:可证实所伴有的骨骼畸形,脊髓磺油造影可见脊髓增宽延迟脊髓造影。

3、肌力:先观察自主流动时肢体动度,然后用作对抗动作的方式测试上、下肢伸肌及屈肌的肌力,双手的握力及分指力等。应排除由于痛苦悲伤、关节强直或肌张力过高引起的流动受限。

4、肌容积:观察、触摸肢体、躯干乃至面部的有没有肌肉萎缩及其分布情况,两侧进行比较。如有需要可用尺测理骨性标志如髌、踝、腕骨上下一定间隔处两侧肢体对等位置上的周径。

5、脑脊液检查:检查压力和成分大多正常,空洞大时也会引起椎管梗阻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脊髓空洞症这种疾病,但是又不能够进行确诊的话,不妨通过到正规的医院进行ct扫描,x线摄片,脑脊液检查等方法来帮助自己对这种疾病进行确诊,这是现在医学上最为常见的检查这种疾病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