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脑瘫时会出现哪些征兆

发生脑瘫时会出现哪些征兆

大家在日常都听说过小儿脑瘫疾病,但大部分对其具体的发病征兆是非常很模糊的,在患儿喂奶时十分难喂养,并且经常爱哭闹、身体特别的柔软等,使之都是有利发生脑瘫很常见的征兆。那么,当患儿发生脑瘫时具体会出现哪些征兆呢?

1.吃奶异常

正常的宝宝饥饿时吃奶很香,喂饱后会有少量吐奶。这时竖着抱宝宝,拍打宝宝的背部,听到宝宝打嗝后即可停止拍打,这样可以减少宝宝吐奶的次数和吐奶量。而脑瘫的宝宝由于吞咽不协调,即使很饿也比较难喂,不容易吃进去,特别爱吐奶,吃一回吐一回,而且是“哗”一下吐很多。

2.爱哭闹,身体常打挺

正常的宝宝哭闹时,可能是饿了,也可能是尿了或拉屎了感到不舒服,这时给宝宝喂奶或换尿布后宝宝就不哭了。而肌张力高的脑瘫宝宝,常常出现身体打挺的现象,胳膊、腿伸得直直的、硬硬的;由于背部肌张力高,放在床上背部疼痛,非常爱哭闹,哭闹的同时扭动身体可能翻身。正常的宝宝三个月才会翻身,而刚满月的宝宝就会翻身的话,一定要尽快查一查。

3.身体太软

宝宝脑瘫可能会出现肌张力高而身体打挺,也可能会出现肌张力低而身体特别软,精神不好、不哭。正常宝宝一般3个小时或者更长一点时间吃一次奶,但是脑瘫的宝宝一天到晚地睡,该吃的时候也不醒,吃得也很少。正常宝宝40天以后可以逗笑,而脑瘫的宝宝40天以后也逗不笑。

4.易受惊吓

正常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听到噪音易受惊吓,两周后补充鱼肝油或维生素A、D促进钙质吸收、经常晒晒太阳就可以纠正。而对于脑瘫患儿来说,补充鱼肝油、补钙则不易纠正惊吓,而且会经常出现肢体抖动的现象。

孩子一般都是“三翻六坐九爬”,就是说小孩要在三个月大的时候才会自己翻身,所以各位家长发现以上的四点症状就要尽早的到正规医院诊查,不要给孩子带来一生的不便,也不要给自己带来终生的愧疚。

小儿脑瘫有哪些治疗的方法?

1、外科疗法:包括肌切断,肌腱延长、选择性脊神经切断术等。通过对脊髓神经的处理,全面调整患者的肌肉张力,使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这种脑瘫的治疗比较常见。

2、运动疗法:目的为抑制异常反射运动,促进正常运动。这就属于脑瘫的治疗方式之一。

3、药物治疗:口服或注射有关药物,服药除了要注意时间、次数外,尚须注意方法。在明确诊断之前,最好不要随便用药。症状往往是疾病诊断的依据之一,随便用药会掩盖症状,造成诊断困难,甚至误诊。

4、康复护理:为巩固患儿的治疗和训练效果,康复护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也是脑瘫的治疗方法。

以上就是有关小儿脑瘫的具体发病征兆,希望家长朋友们都能积极有所了解。小儿脑瘫的发病绝非简单的易治的,所以一旦有小儿发生了和上述的类似表现症状,就要及时检查和治疗,同时是对于怀孕的母亲要注意身体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