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股沟肉芽肿的西医病因病理病原体为肉芽肿荚膜杆菌,又称为杜诺凡菌,是不能活动的革兰染色阴性短杆菌,无芽胞,长约0.5微米~0.7微米,组织涂片可见细菌在肉芽肿损害的单核细胞内,为一卵圆形的小体(Donovan小体),称细胞载体。此菌即在小体的空泡中繁殖,有时在多形核白细胞和荣细胞内的多个病灶中再繁殖,每个病灶含有20~3
-
腹股沟肉芽肿的中医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系由外阴不洁,感染秽法之邪,或因素体湿盛,湿邪塞滞,郁久化热,以致秽浊,湿热之邪循经下注,发为本病。
-
腹肌沟肉芽肿的病原学本病病原体为肉芽肿荚膜杆菌,是一个细胞内微生物,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细菌,近年有人认为本菌是一种裂殖菌,存在于肉芽组织中的单核细胞内外,在空胞中组成巨噬细胞,大小为0.6μm×1.5μm,此细菌的组织球,有时因多核白血球、巨噬细胞增殖在细胞内的空泡中可集聚20-30个之多,向细胞放出,故又称Donov
-
什么是腹股沟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Granulomainguinale)是肉芽肿荚膜杆菌引起的进行性传染病,一般认为它是性病之一。常在生殖器及其附近部位的皮肤粘膜发生肉芽肿性溃疡。其常用的同义名有杜诺凡病(Donovanosis)、杜诺凡肉芽肿等。本病较少见,中医未见对本病的论述,依据症状及表现,可归属于“鱼口”、“便毒”范畴。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