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的一些临床表现

黑色素瘤的一些临床表现

对于黑色素瘤我们大家并不熟悉,因此关于黑色素瘤的一些生活常识,我们还是应该了解一下的。关于黑色素瘤的一些临床发病症状具体有视野缺损、视敏度减弱、疼痛或炎症。那么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黑色素瘤每一种症状。

一、眼黑色素瘤的影像学表现

1、B超表现:

脉络膜上低回声肿块。对小病灶(3mm以下)显示能力优于CT与MRI,但对位于睫状体的病灶显示不好。

2、CT表现:

眼环内侧高密度隆起,边缘光滑锐利,轻~中度增强。伴视网膜下渗出或出血性剥离时,可见肿块两侧相对略低密度无增强新月形影。

3、MR表现:

肿瘤T1信号高于玻璃体,T2加权像信号低于玻璃体(短T1短T2,与其内含顺磁性物质黑色素相关)。相关视网膜剥离T1与T2显示为高信号区,优于CT,但不易与肿瘤区分。巩膜受侵犯表现为T1加权像低信号巩膜内的较高信号区。

二、眼部恶性黑色素瘤的分期

通过直接观察和超声测量,眼部恶性黑色素瘤依据它们的直径和高度,可分为小、中、大肿瘤。

小肿瘤具有比较好的预后,因此常暂不切除,观察它们生长速度。

中等大小肿瘤经常仿效前者,但这是否是最好的行动方针尚有争论。

大的恶性黑色素瘤通常要早期治疗,但是如果其没有显着的削弱视力,它们也可以观察一段时间。

如果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处理原则是正确的,容许任何大小的眼部肿瘤到达血流(眼部很少存在淋巴管)就具有明显的危险。由于眼部的恶性黑色素瘤似乎比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生长得更慢并且常发生在较年长的患者,因而它们的危险程度也不同。

眼部恶性黑色素瘤的显微镜下形态也是一个预后的指示器。纺锤形细胞恶性程度低,患者几乎总能生存15年。类似于皮肤细胞的(上皮样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恶性程度高些,5年生存率34%及15年生存率28%。纺锤形细胞与上皮样细胞混合型恶性黑色素瘤的生存率稍好一些(5年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46%和41%)。

一般来说,小纺锤细胞型恶性黑色素瘤几乎全部是良性的,患者从无广泛转移性病变或需要任何种类治疗。起因于眼球前部(虹膜)有颜色部分的恶性黑色素瘤通常非常早就注意到,通常含有纺锤形细胞。大的上皮样类型的恶性黑色素瘤在发现后需要迅速治疗。尽管治疗,仍扩散到身体的不同部分--经常在肝脏--占全部患者的65%。

温馨提示,通过阅读上文我们了解了黑色素瘤的一些临床表现。因此我们也对黑色素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好对黑色素瘤的预防。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适量运动增强体质。工作中劳逸结合,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