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皮肤性病科 > 新闻

提奥梵高梅毒

提奥梵高梅毒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另一方面,梅毒又可能很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梅毒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也可以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而发生先天梅毒。梅毒可根据传染途径的不同而分为后天梅毒与先天(胎传)梅毒,又可根据病情的发展而分为早期梅毒与晚期梅毒。但病期可重叠或缺如,如15%患者在出现二期梅毒时,下疳仍存在;而60%潜伏梅毒患者不记得曾发生过二期梅毒;25%患者否认曾发生过一期梅毒。梅毒螺旋体侵入*后,一方面在皮肤黏膜下繁殖,另一方面很快沿着淋巴管到达附近的淋巴结,经过2~4周的潜伏期,在侵入部位发生炎症反应,称为硬下疳。经3~6周后即使不经治疗,硬下疳也会自然消失。在硬下疳存在的这段时期,临床上称为一期梅毒。出现硬下疳时,梅毒螺旋体由硬下疳附近的淋巴结再进入血液扩散到全身,使几乎所有的组织和器官受侵。通过6~8周的潜伏期,可出现低热、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损害、骨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脑膜炎等症状,此时称为二期梅毒。二期梅毒损害表面梅毒螺旋体很多,因此传染性也很强,二期梅毒的症状可不经过治疗在3~12周后自然消失,又进入潜伏状态,称为潜伏梅毒(或隐性梅毒)。此时虽然临床上没有症状,但螺旋体仍然隐藏在组织或淋巴系统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又出现症状,称为二期复发梅毒,可以反复出现几次。约25%的患者可复发,其中2/3发生于6个月内,90%发生于1年内,95%发生于2年内。30%~40%的患者发生晚期活动性梅毒,包括皮肤黏膜梅毒、骨梅毒、内脏梅毒、心血管梅毒及神经梅毒等。后两种梅毒对患者的健康影响较大,甚至导致死亡。尸检发现受感染的主动脉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最可能是由于血管滋养管的血管炎。在梅毒性脑膜炎及麻痹性痴呆患者很容易查到梅毒螺旋体,其发病是由于小血管的血管炎所致。一部分患者可不出现晚期梅毒的症状,只是梅毒血清反应持续阳性,称为晚期潜伏梅毒;也可以有一部分患者(约1/3)血清反应滴度逐渐下降,最后转为阴性而自然痊愈。一般免疫力正常的人,三期梅毒极少见,部分原因是患者患其他感染性疾病时应用了抗感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