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足有哪些好方法?

治疗糖尿病足有哪些好方法?

糖尿病足属于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同时对糖尿病足有部分人还是比较了解的,我们应多多了解治疗糖尿病足有哪些好方法?,下面给大家介绍下糖尿病足。那么,治疗糖尿病足有哪些好方法?下面咱们一起解答吧。

临床上的研究发现,超过50%的病史大于20年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双侧肢体末端对称性疼痛、麻木、痛温觉减退甚至缺失、皮肤汗少干燥增厚、肌无力、肌萎缩等,包括典型的“手套、袜子样”感觉障碍,一般下肢重于上肢。肢体感觉缺失会直接导致感染、溃疡和截肢。

一般认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缓慢进展、不可逆的,防治困难。内科治疗以控制血糖、对症治疗、营养神经等为主,缺乏特异性有效治疗。应用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手术在腰麻或局部麻醉下进行,切口仅数厘米长,显微减压术是通过解除周围神经的卡压来改善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该手术具有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痛苦小、见效快等优点。术后85%以上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足底部感觉恢复后有利于提高平衡能力,避免跌倒,从而降低与之有关的骨折发生率。行下肢周围神经减压术可改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自然病程,下肢感觉的恢复可有效预防溃疡和截肢的发生。

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最合适的对象是刚开始感觉到手足麻木和刺痛、行走不能保持平衡或不能控制手足某些肌肉运动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患者整天都感觉肢体麻木和疼痛或者肌肉的无力和笨拙已经影响到日常活动,并排除其他引起四肢麻木、疼痛的疾病,那么就可考虑接受手术治疗了。当然手术之前需确认患者内科情况稳定、血糖控制良好、外周血管情况正常、肢体无水肿。应尽量在出现浅感觉丧失或者溃疡形成之前手术。手术越早,症状改善越明显,成功率也越高。

糖尿病足的外治法(1)清创法:

① 切开清创引流术:适于局部脓肿、口小腔大的窦道、蜂窝织炎,多呈湿性坏疽,坏死组织达筋膜肌肉以下,局部肿胀明显、感染严重,生命体征平稳,血糖难以控制及全身状况良好者。

② 蚕食清创法:适于创面色泽紫暗或苍白,预知一次性清创难以承受者;多呈干性坏疽或混合性坏疽,生命体征不平稳,全身状况不良者。

(2)外洗药:

① 三黄洗剂:适于形成窦道创面脓出较多,局部组织红肿热痛,累及骨质,窦道久不愈合者。

组成:大黄,黄连,黄柏,连翘。

用法: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反复冲洗窦道,每日3-5次。

② 温足外洗方:适用于足部麻木、发凉,畏寒怕冷,遇寒加重者。

组成:桂枝,威灵仙,川芎,川乌,草乌,细辛,川椒,当归。

用法:药液温度在35-40℃,熏洗足部,20-30分钟。

③ 解毒洗剂:适用于肢体坏死组织较多,创面渗出多,局部组织红肿热痛。

组成:苦参,蚤休,黄柏,黄连,茵陈,泽兰,桔梗,地丁。

用法:药液温度在35-40℃,熏洗足部,20-30分钟。

(3)外敷药:

① 红肿或成脓未溃属阳证者,可以用金黄膏外敷。

② 溃后脓液不多,创面红肿热痛,可以用紫草油膏外敷。

③ 创面微有红肿热痛,脓液不多,新肉不生,可以用清疽生肌膏外敷。

④ 创面不红不肿无脓液,肉芽色淡,新肉不生,可以用黄芪生肌膏外敷。

⑤ 生肌散外敷:适用于坏死组织已经清除,创面久不愈合者。

既然糖尿病足如此可怕,那么糖尿病足的形成原因有哪些呢?

1、长期高血糖状态: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加,过多的血糖会导致血管变硬、变脆、增厚,血管变形的能力下降,血液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血液粘稠度增加还导致血管炎症,以上诸多原因,会导致血管形成血栓,造成血管产生闭塞,血液供给严重缺失,器官营养不良、代谢不畅,如果身体组织器官长处于这种状态,很容易导致器官坏死,由于“足”离心脏最远,血管闭塞现象也相对最严重,很容易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足部坏死。

2、血管损伤和闭塞:导致损伤组织神经损伤,引起肢体血管的植物神经病变使血管运动减弱,局部组织抵抗力降低,微小创伤即可引起感染,而又因局部感觉障碍,微小的病变不能及时治疗,导致伤口迅速扩展。同时由于肢体感觉障碍,还易导致烫伤。

以上就是为糖尿病足患者带来的关于糖尿病足的一些文章,希望能帮助大家对糖尿病足有更深的了解。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治疗糖尿病足有哪些好方法?应该有所了解,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