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痴呆的表现
麻痹性痴呆的表现:
据调查本病的病理变化,同时具有炎性和退行性改变的特征、病变损害的范围,以及进行性病程,其临床表现是复杂而多样的。轻症者呈神经症样症状,而基本上为痴呆和人格变化。与躁狂状态相类似,有夸大并持有妄想,但有痴呆者易有欣快,也有呈抑郁状态者,或表现有妄想与幻觉,若不予治疗,病迅速发展,发生痴呆和人格崩溃,最后因身体衰弱而死亡。
一般起病隐袭,初期常表现类神经衰弱而不易被发现,可出现工作能力下降,思维较前迟钝,机敏性和羞耻感减退或丧失等,症状充分发展后,可出现明显的人格和智能障碍,表现行为不检点,计算、理解、判断及记忆力明显减退;约一半患者出现各种妄想,以夸大妄想最多见,也可有被害、疑病、罪恶等妄想,妄想具有明显的痴呆特征,即充满矛盾、愚蠢和荒谬,约15%患者出现幻觉,以幻听,幻视为主;情感反应平淡,也可有抑郁或兴奋躁动或情感脆弱、欣快或带有强制性。
麻痹性痴呆的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妄想变得支离破碎,情感日趋衰退,晚期则以严重的痴呆告终。一般将精神症状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早期阶段:神经衰弱,近记忆力减退,脾气改变。
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本病常隐性起病,发展缓慢,往往不易察觉,如头痛、头晕、睡眠障碍、易兴奋、易激惹或发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易疲劳。此期又称为麻痹前类神经衰弱期,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
智能方面的改变:工作、学习能力的逐渐下降,思维活动迟缓,思考问题非常费力,言语零乱,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也都下降且伴记忆力的减退,尤以近记忆力减退更为明显。
轻度情感障碍:表现苦闷、不满或低沉、抑郁。本能活动和人格方面亦见改变,如低级意向有所增强,有时表现对异性不礼貌的行为。个性方面,病人的脾气和兴趣与过去不同,但一般尚不明显。
二、发展阶段:个性及智能的改变明显,精神障碍日益明显
个性改变明显:表现对业务疏忽,敷衍搪塞,情绪暴躁。缺乏责任感,又无信用,行为方面,一反过去常态,表现轻率,道德伦理观念消失,放荡不羁,酗酒戏谑,举止粗鲁,甚至不顾羞耻。有的变为极端自私,对人非常吝啬,或挥霍无度,只图个人享
受,对亲人疾苦漠不关心,病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及兴趣习惯,与过去截然不同,也与病人的身份不相称,甚至做出一些偷窃或违反社会道德和伦理的行动,但有明显的愚蠢性。病人对个人卫生也漫不经心,不修边幅,衣冠不整,与过去判若两人。
比较严重的智能障碍:越来越重,记忆力显著减退,从近记忆力逐渐到远记忆力。对最简单的计算都不能。此外在抽象、概括、理解、推理及判断能力明显受损。由于理解判断明显障碍,可以出现各种妄想性体验,如夸大,被害、疑病、罪恶等妄想,在性
功能衰退的背景上也可以出现嫉妒妄想。这些妄想都具有痴呆特征,不仅荒谬无稽,而且充满愚蠢和矛盾。以夸大妄想最为多见,如自称举世无双的亿万富豪,却乐于拾取别人扔下的烟头。随着痴呆进展,妄想内容逐渐变得支离破碎,最终荡然消失。
重度情感障碍:对外界事物反应淡漠,对任何悲喜事都若无其事,无动于衷。对至亲好友生离死别均毫不在乎,泰然处之。有时无故出现抑郁,或情绪控制能力减弱,而易于哭笑,常因微不足道小事而勃然大怒。
三、晚期阶段:严重的痴呆症状
此时痴呆日趋加重,即使很简单的问题也不能理解,言语零星片断,含糊不清,不知所云。对家人不能辨认,情感淡漠,而本能活动则相对亢进。甚至出现意向倒错。
躯体表现: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发生于中、晚期,病理变化不仅侵犯大脑实质和脑膜,而且还包括脑神经及脊髓等。躯体方面也受到一些直接或间接的侵害。
四、麻痹性痴呆的表现其他较为少见类型:
偏执型:本型以被害妄想常见,可伴有幻视。情感多淡漠,但在被害妄想影响下也有相应的恐惧表现。
抑郁型:本型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抑郁状态相类似。其表现是:抑郁寡欢,沮丧悲痛,常有自责自罪的观念。有时可产生疑病及虚无妄想,其内容则极为怪诞和荒谬。
少年型:极为少见,儿童、少年期发病。病人的感染系由其母在怀孕5个月后经胎盘而传递来的,因而一般是在先天性梅毒的基础上发病,是精神发育迟滞的原因之一。
据统计约为先天性梅毒的1%以下。病人发病多在5~20岁之间,如发病在6~12岁则称为儿童型。临床表现主要决定于脑部病变的严重程度,约1/3的病人躯体发育迟缓,40%表现为智能发育不全。这些病人发病隐袭,逐渐进展,并日趋严重。此外,病人表现
烦躁不安,神志迷惘,常做些无意义的动作,有时可出现癫痫发作。视神经萎缩颇为多见。
躯体消瘦,常因衰竭而死亡。本型预后严重。
以上内容是麻痹性痴呆的表现相关信息希望患者能够了解,积极的采取方法治疗,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您可以咨询在线的医生,他们会为您提供更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