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如何吃药进行治疗的?

带状疱疹是如何吃药进行治疗的?

带状疱疹是一种皮肤病,在得了后患者是会有一种特别的疼痛的感觉的,这样的疾病传染的情况特别的小,而且还在得了治愈后不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那么在得了带状疱疹的疾病后是如何用药治疗的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用药治疗

1.抗病毒治疗

(1)阿昔洛韦对单纯疱疹的疗效甚佳,而对水痘-带状疱疹的敏感性则较低,在发病3~4天内使用,则效果尚好,除口服外(见上节),可行静脉缓注。

(2)阿糖腺苷(Vira-A)和阿糖胞苷(Ara-C)能阻止病毒DNA合成而干扰其复制。在发病1周内给药。能阻止新发水疱,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主要用于老年体弱患者,但应注意本药对肝及骨髓的损害作用。

(3)干扰素(interferon)每天100万~300万u。肌内注射,能干预病毒基本粒子的复制过程阻止其增殖。对老年病人及重症患者有较好疗效。

2.免疫增强治疗

(1)转移因子:2~4ml腋下区或腹股沟区皮下注射,能迅速中止新水疱出现,缓解疼痛,使炎症反应逐渐消退。

(2)西咪替丁(甲氰咪胍),本品作为组胺H2受体拮抗剂发挥作用。拮抗T抑制细胞产生组胺诱发抑制因子,从而增强*的细胞免疫功能。

(3)正常人免疫球蛋白。

3.抗菌、消炎、镇痛治疗

(1)严重者应卧床休息,采用支持疗法。

(2)早期使用短疗程小剂量泼尼松(30mg/d),可降低宿主炎性反应,减少组织损伤,尤其对防止持久性脑神经麻痹和严重的眼部疾患有积极意义。但不能用于有严重的并发症者,如广泛的病毒感染播散,严重的结核或细菌感染扩散;也不能用于有禁忌证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使用泼尼松时应与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并用。

(3)有继发细菌感染者,使用抗生素。

(4)镇痛剂(如水杨酸类药)及维生素B1内服,止痛效果明显。但应注意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皮疹及肝功能变化等。神经痛后遗症还可注射脑垂体后叶激素,但孕妇及高血压者禁用。

4.局部治疗

(1)口内黏膜病损:若有糜烂溃疡,可用消毒防腐类药物含漱、涂布,如2%~2.5%四环素液、0.1%~0.2%氯己定或0.1%。

通过上述大家了解了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了,在平时的时候我们主要是通过加强体质来抵抗疾病,而且要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做到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