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的临床症状简介

黄褐斑的临床症状简介

黄褐斑属于一种皮肤疾病,在我们身边经常会遇到,多多的了解黄褐斑的相关知识,对黄褐斑的预防和治疗都很有帮助。

一、症状

好发于女性,特别是妊娠期、产后和口服避孕药的妇女。皮疹对称性分布于颜面、额、两颊、鼻背两侧、唇周围、颏部皮肤,呈指盖至钱币大小或呈手掌大小、形状不规则的淡褐色或暗褐色沉斑,境界明显或模糊不清,可融合成大片。无自觉症状,慢性经过,日晒后加重。一部分由于分娩后或停用避孕药后可缓慢消退。

根据颜面部出现黄褐色斑,妇女多发,无自觉症的特点,本病易于诊断。

1、发于面部的颧骨、额及口周围,多对称呈蝴蝶状,故又名ldquo;蝴蝶斑rdquo;。

2、初色如尘垢,日久加深,变为浅灰褐色或深褐色,枯暗不泽。

3、大小不定,斑点边缘清晰,表面光滑,无炎症反应,无痛痒。

4、经常使用口服避孕药及妊娠女性,面部会出现ldquo;妊娠斑rdquo;,也属于黄褐斑的一种。

5、女性有黄褐斑者多伴有月经紊乱、经前乳胀,或慢性病症。

6、男性黄褐斑患者多伴有阳痿、早泻、胃肠功能紊乱等。

7、 经常日晒形成的日晒斑也是黄褐斑的一种。

二、分型

临床上将黄褐斑分为三型:

① 面部中央型:最常见,皮损分布于前额、颊、上唇、鼻和下颌部;

② 面颊型:皮损主要位于双侧颊部和鼻部;

③ 下颌型:皮损主要位于下颌,偶累及颈部V形区。

三、中医辨证

中医病机和辨证:中医认为,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承,或肝郁气结,肝失条达,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致使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辨证分型如下:

1.肝肾阴虚型

主证:颜面对称性褐色斑片,腰膝酸软,胸肋胀痛,五心烦热,睡眠欠佳。妇女常有月经不调或其他慢性疾患。舌苔薄白,脉弦细或沉细。

辨证:肝肾阴虚,气血失和。

2.肝郁气滞型

主证:面部对称性黄褐色斑片,胸胁胀满,情绪急躁,多梦失眠。脉弦滑或细弦。

辨证:肝郁气滞,气血失和。

综上所述,面对黄褐斑疾病,不管你现在的黄褐斑病情到什么程度,只要有积极治疗的心态,配合黄褐斑医师的治疗方案,相信黄褐斑很快就会治好。另外,在平日里,针对黄褐斑的预防工作,就要从小事情做起,只有预防好了黄褐斑,才能避免黄褐斑病情再次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