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的症状可分为什么类型?

药疹的症状可分为什么类型?

药疹皮炎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同一种药物可在不同个体中引起不同类型的皮疹,同一类型的皮疹又可由不同的药物所致。只有知道患者患者患的究竟是哪种类型的药疹才能够对症下药解除病灶。那么,接下来就来为各位介绍一下药疹的不同类型。

(1)固定红斑型

是药疹中较常见的一种疹型,其形态也较特殊。皮损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分,但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皮损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红斑,呈鲜红色或紫红色,中央可形成水疱、大疱。炎症消退后,局部遗留灰蓝色或褐色色素沉着。以后再用同样药物时,则在同一部位发生。

(2)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型

皮疹为大小不等的风团。口唇、眼睑、包皮水肿。与一般的荨麻疹不同的是,风团多泛发全身,数目多,色泽鲜红,持续时间较长。瘙痒剧烈,可伴有刺痛、触痛。可合并血清病样表现,如关节痛、腹痛、腹泻、淋巴结肿大等,严重病例可并发过敏性休克。

(3)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

较为常见,皮损呈弥漫性鲜红色,或呈米粒至稍大红色斑疹,密集对称,常从面颈部开始向躯干及四肢蔓延,是药疹中最常见的一种,患者全身一般情况良好,经过1周,重者2~3周,出现糠秕样脱眉而愈。常见引起药物为磺胺类、青霉素、链霉素、巴比妥、安营比林、酚酞等。

(4)多形红斑型

皮损呈多形性,常伴发黏膜损害,典型为靶形红斑。皮损多发生于四肢远端。尤其掌跖部。重症多形红斑型,类似恶性大疱性红斑。发病前可有全身倦怠、头痛、发热、关节痛等,发疹部位主要在口腔、外阴部、肛门周围及其黏膜,亦可见于躯干、颜面、四肢。初发大小不等、略呈水肿性红斑或斑丘疹,指甲至钱币大小,境界清楚,红斑表面可迅速出现大疱,疱壁簿容易破,破后呈红色靡烂面。患者以儿童多见,病程为4周。未用激素前死亡率可高达30%。

上面一共介绍了四种药疹,分别是:固定红斑型、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型、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多形红斑型。这里介绍的并不是特别全面,自然还有其他类型的药疹,如果各位对于这方面有什么疑问或者困惑,可以去医院进行咨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