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的临床症状和分型

黑色素瘤的临床症状和分型

患上黑色素瘤后,身体质量大打折扣。平日里当身体出现有黑色素瘤病症发生,要及时引起重视,及早检查黑色素瘤,避免黑色素瘤给自身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临床表现

黑色素瘤发生于中老年人较多,男比女多发。好发下肢足部,其次是躯干、头颈部和上肢。症状主要为迅速长大的黑色素结节。初起可于正常皮肤发生黑色素沉着,或者色素痣发生色素增多,黑色加深,继之病变损害不断扩大,硬度增加,伴有痒痛感觉。黑色素瘤的病损有的呈隆起、斑块及结节状,有的呈蕈状或菜花状。向皮下组织生长时则呈皮下结节或肿块型,向四周扩散者则出现星状黑斑或小结节。常见表现是黑色素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甚者以区域淋巴结肿大而就诊。到晚期由血流转移至肺、肝、骨、脑诸器官。

1.临床分型

(1)表浅蔓延型 最多见,约占70%。好发于50岁左右,女性多发于肢体,男性好发于躯干。其恶性程度介于雀斑型和结节型之间。早期表现为棕黄色、棕色、蓝色或黑色,大多数可呈玫瑰红或桃红色,其边缘呈锯齿状,并使皮肤纹理消失。辐射生长期持续1~12年,此期内发生淋巴结转移者不到5%。

(2)雀斑型 占10%~15%,为四型中恶性程度最低的一种。好发于头、颈、手背等暴露部位,多见于60~70岁,女性多见。临床上表现为较大的、平的或略高出皮面的棕黄色或棕色病灶。当辐射生长伴有垂直生长时,局部呈灶性隆起,颜色仍为棕黄色,淋巴结转移率为25%左右。

(3)结节型 为四型中恶性度最高的一型,占12%左右,好发于50岁左右,男女之比为2∶1,好发于背部。临床为灰色带有桃红色彩的结节,当病灶继续生长时其颜色变成蓝黑色,呈紫黑果酱样圆顶形或息肉样块物,垂直生长为其唯一生长方式,病程进展迅速,一般持续数月至1 年,并较早发生溃疡和淋巴结转移。本型预后较差。

(4)肢端色斑样黑素瘤 主要发于手掌、脚底及甲下,辐射生长期皮损为棕黄、棕褐或黑色,不高出皮面,若在甲下可见不规则的棕黄或棕褐色条纹由甲床向近端扩展,辐射生长期持续1年左右,不及时处理则进入垂直生长期,病灶呈结节状隆起,淋巴结转移率亦随之增加,预后亦差。

2.临床分期

根据原发灶的范围、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和影像学检查有否远隔转移等结果来估测病期。

(1)Ⅰ期: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2)Ⅱ期: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3)Ⅲ期:伴有远处转移。

总体上,若色素性皮损有下列改变者常提示有早期恶黑的可能:

(1)颜色 杂色为恶性病变的信号。雀斑型和表浅蔓延型常在棕色或黑色中参杂红色、白色或蓝色,其中尤以蓝色更为不好。

(2)边缘 常参差不齐呈锯齿状改变,为肿瘤向四周蔓延扩展或自行性退变所致。

(3)表面 不光滑,常粗糙而伴有鳞形片状脱屑,时有渗血、渗液,可高出皮面。

(4)病灶周围皮肤 可出现水肿或丧失原有皮肤光泽或变成白色、灰色。

(5)感觉异常 局部发痒、灼痛或压痛。

临床类型

1、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Lentigomalignamelanoma)系从恶性雀斑样痣发展而来,通常在恶性雀斑样痣多年以后,皮疹扩大,出现蓝黑色结节和溃疡,多见于老年人面部。

2、浅表扩散性黑素瘤(Superficialspreadingmelanoma)以白种人多见。皮疹为红色、白色或蓝色不规则色素斑,边缘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可触摸到小的隆起结节。

3、结节性黑素瘤(nodularmelanoma)皮疹可出现任何部位,发展迅速,开始即为棕红色、蓝色或黑色皮下结节,可有溃疡和出血,特征性的表现是卫星状损害或有色素溢出现象。早期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血行播散。

4、肢端雀斑样痣性黑素瘤(Acrallentiginousmelanoma)发病率约占所有黑素瘤的5%,但多见于黑种人及黄种人。国内报告也以此型多见。开始为缓慢播散的不规则色素斑,颜色多样似恶性雀斑样痣。最终皮疹发展成结节和溃疡,大部分发生在掌特别是。指(趾)甲下与甲周围也易受累。

除上述类型外还可见天黑素性恶性黑素瘤(Amelanoticmalignantmelanoma)。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对黑色素瘤多多的了解,只有从各方面做好黑色素瘤知识了解,才能避免黑色素瘤疾病给自身带来危害,如果怀疑自己已经患上了黑色素瘤,一定要尽早的到正规的皮肤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耽误了黑色素瘤最佳的治疗时间。同时,平时生活里一定要做好黑色素瘤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