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眼睑皮肤炎的中药治疗药方?

过敏性眼睑皮肤炎的中药治疗药方?

过敏性眼睑皮肤炎最常见的为眼睑湿疹,它是一种由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或麟屑的皮肤炎症反应,可谓全身或者是面部湿疹的一部分,也可以单独眼睑发病。得病以后要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治疗的方法有中医和西医,方法有很多,那么中医治疗的药方有什么呢?

本病多由风湿热邪所致,治疗应疏风、清热、利湿,病变后期,阴血内耗,虚风内生,又当养血疏风润燥。同时,还可应用有关外治法,以提高疗效。

(一)辨证选方

1.风热偏盛: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消风散(《医宗金鉴》)加减。荆芥10g,防风10g,蝉蜕10g,当归10g,生地15g,苍术10g,冬桑叶15g,菊花10g,僵蚕10g,刺蒺藜25g。

2.湿热偏盛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三仁汤加减。薏苡仁30g,杏仁10g,白蔻10g,黄芩10g,滑石15g,萆薢25g,茵陈10g,栀子10g,赤芍10g,蒲公英25g。痒甚加蝉蜕、僵蚕、蛇蜕;湿重者加苍术、地肤子、白鲜皮。

3.血虚生风

治法:养血祛风润燥。

方药:四物汤加减。熟地10g,当归10g,白芍12g,僵蚕12g,防风10g,玄参10g,天花粉15g。

(二)其他疗法

1.熏洗疗法

(1)防风、大飞扬、千里光、野菊花、桉树叶、蒲公英等选用3~4味,煎水洗患处,每日一次。

(2)黄柏10g,艾叶6g,陈茶叶10g。煎水洗患处,每日2~3次。用于脾胃湿热,渗水较多者。

(3)荆芥、防风、苦参、地骨皮、白蒺藜、黄柏、薄荷适量。水煎后过滤,熏洗患处,每日2~3次,每剂可洗2天。用于本病各型。

(4)苦参、黄柏、千里光、白鲜皮各10g,苍术、川椒各6g,煎水,再加玄明粉4g溶化,熏洗患处。用于血虚生风证。

2.外涂疗法

(1) 真明亮全蝎3g,乳香3g,覆盆子3g,密陀僧3g。共研细未,搽之即愈。用于本病初期。

(2)湿疹油膏:煅炉甘石15g,生黄柏15g,蛤粉15g,煅石膏15g,轻粉6g,上药研细未,调猪油外涂。适用于湿热偏盛证。

(3)三黄洗剂:大黄、黄芩、黄柏、苦参各等量。共研细未,以上药粉10g,加蒸馏水100m1,医用石碳酸1m1,调和外搽。用于湿热偏重,渗水较多者。

(4)鲜铜绿9g研未,以生蜜浓调,涂粗碗内,用艾叶烧,将碗覆盖在艾烟上熏之,熏至铜绿焦黑为度,取起冷定,以人乳调匀,饭上蒸过,擦之,诸药不效者,用此如神,百无一失。

3.外敷疗法

(1)用滑石粉或精制炉甘石粉外敷。适用于湿热内盛证。

(2)用丝瓜络煅烧存性,研成细未,加白酒、麻油适量,调成浆糊状,冷敷局部,糊剂干燥后,再重新涂上,至痊愈为止。

4.穴位注射:用维生素B1,穴位注射于第四颈椎旁开5分处。

中药1.防风通圣丸:每次服6g,每日2次。本方疏风解表,泻热通便,适用于风热偏盛证。

2.龙胆泻肝丸:每次服9g,每日2次。本方清热利湿,用于湿热内盛之证。

3.黄连上清丸:每次服9g,每日2次。本方疏风清热,用于风热偏盛证。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过敏性眼睑皮肤炎的一些中药的治疗方法,这种疾病的形成中医认为和脾胃功能的失调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中医进行治疗的时候要从整体上调理患者的身体,全面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要注意患者的饮食的合理安排,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能吃,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