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痒疹的治疗方法

小儿痒疹的治疗方法

    小儿痒疹又称hebra痒疹或早发性痒疹、轻痒疹。多在儿童期发病,皮损开始主要为红色丘疹,粟粒至绿豆大小,也可以是风团或丘疹样荨麻疹样皮疹。以后成为弧立结节性丘疹或小结节损害。由于搔抓可以出现抓痕、血痂或湿疹样改变。四肢伸侧为常见部位,但背部、头面部等均可发生。自觉症状瘙痒剧烈,皮疹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也可以反复发作。少数病人一直延续至成年。腋窝与腹股沟淋巴结可肿大。
    痒疹可以分称为小儿痒疹、寻常痒诊、结节性痒疹、妊娠痒疹和夏季痒疹这五种的症状类型。痒疹的皮肤损害多是孤立痒疹的丘疹或结节,愈后留以色素沉着,局部皮损处有剧烈瘙痒。病程慢性,有时数月或数年不愈。
    目前小儿痒疹的治疗方法有:
    1.抗组织胺药物治疗扑尔敏、赛瘐啶、维生素c;息斯敏10mg,每日1次;特非那丁60mg,每日2次;新敏乐8mg,每日2~3次;仙特敏10mg,每日1次;也可用西米替丁(cimetidine)400m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滴,每日1次,对止痒有一定效果。
    2.对皮疹泛发,症状严重者可以给予小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如强的松10mg,每日3次,以暂时缓解症状,但停药时易复发。
    3.外用药物酚炉甘石洗剂外用,也可用皮质类固醇的软膏或霜剂外搽。 #p#副标题#e#
    因本病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往往难以肯定发病原因,这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宜尽量寻找病因,予以根治。防止虫咬,对有腹泻和便秘等胃肠功能失调症状者宜纠正,有病灶者宜处理。注意改善营养及卫生状况。
    7个月至5岁的小儿最易患病,幼小婴儿受到来自母体的抗体保护,所以半岁以内很少发病。病后多获持久性免疫。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麻疹时邪由口鼻而入侵犯肺脾二经所致。临床表现为初起有发热、咳嗽、喷嚏等类似感冒的症状,2~3天后口腔出现麻疹粘膜斑,发热3~4天后,耳后开始出现色如玫瑰,针尖大小的皮疹,以后头面部、胸背及四肢也陆续出现皮疹。出疹3~4天以后又按出疹顺序消退,并可留下棕褐色斑痕,热度慢慢下降,食欲增加,咳嗽等症状逐渐消失,本病在发作期间易并发咽喉炎、肺炎、中耳炎等。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以两手大拇指自眉头向眉梢作分推法,反复操作50次,然后揉太阳30次。
    (2)患儿俯卧,家长用全掌推擦两个风门穴之间的部位,以透热为度。
    (3)患儿俯卧,家长用两拇指分别在两旁肩胛骨内侧缘从上向下作八字式推动,反复操作100次。
    (4)按揉肺俞、大椎穴各1分钟。 #p#副标题#e#
    2.随证加减
    (1)出疹前期:初起身热,咳嗽,流鼻涕,眼泪汪汪,疲倦思睡,身热逐渐增高,口腔出现麻疹粘膜斑。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微黄。常用手法加
    ①推三关300次,揉外劳宫100次。
    ②按揉风池、合谷穴各10次。
    ③拿肩井穴5次。
    (2)出疹期:疹点循序透发,先见于耳后及颈部,渐及头面、胸背、四肢,自上而下遍布全身,以手足心见疹为透齐。疹色逐渐加深,扪之碍手,伴高热烦躁,眼眵增多,怕光,咳嗽剧烈,大便稀,舌质红,苔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肺经、清胃经300次,清肝经200次。
    ②按揉掌小横纹200次,清天河水100次。
    ③推涌泉300次,推脊100次。
    (3)疹回期:疹点按出疹顺序依次收没,体温开始下降,症状逐渐减轻,可遗留有低热,咳嗽,口干,舌红,苔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各300次。
    ②按揉足三里、脾俞、胃俞各10次。
    ③摩中脘5分钟。
    ④捏脊5~7遍。
    生活调理
    (1)对麻疹患儿应早发现、及时隔离、及早治疗。隔离患儿不要出门,易感小儿不串门。
    (2)良好的护理有助于本病的恢复,并可减少并发症。有的患儿护理得当,可不治而愈。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此时要及时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3)室内温度要适宜,不可忽冷忽热。保持空气新鲜。灯光要柔和,避免强光刺激眼睛。
    (4)给患儿勤翻身和擦洗皮肤,注意清洁口鼻,如果眼眵过多者,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轻轻擦洗。
    (5)供给患儿足够饮水,在出疹期给于清淡易消化食物,进入恢复期应及时适量添加营养丰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