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痴呆患者的第二个腿

麻痹性痴呆患者的第二个腿

麻痹性痴呆患者的第二个腿

一、当患者负担自身体重的能力发生改变或身体的稳定性下降时,需借助于步行辅助具才可行走。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可选择与身体条件相适应的步行辅助具,以实现在室内或室外行走的目的。

方法一:手杖、手杖是用单侧手扶持以助行走的工具。使用手杖时,上肢及肩的肌力必须正常。单足手杖:呈T形或问号形,适用于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老年人等。三足手杖:又称三脚拐,三足呈“品”字形,使支撑面增大,从而增加了手杖的稳定性。适用于平衡能力稍欠佳,用单足手杖不安全的患者。四足手杖:手杖带有四个着地支撑点,使手杖更加稳定,适用于平衡能力欠佳、臂力较弱或上肢患有震颤麻痹,用三足手杖也不够安全的患者。手杖高度的确定:患者穿常用鞋,肘关节屈曲150 o ,腕关节背伸,小趾前外侧15厘米至腕背伸时手掌面的距离即为手杖的长度。

方法二:腋拐、即腋窝支撑型拐杖,有固定式和长度可调式两种。腋拐可靠、稳定,用于身体情况较差的患者。腋拐高度的确定,以股骨大转子的高度为把手的高度。亦可以用精确的测量方法确定拐杖的高度。测量时,患者取仰卧位,穿常用鞋,上肢放松置于身体两侧,腋拐轻轻贴靠腋窝,伸至小趾前外侧 15 厘米处即为拐杖适当的长度;肘关节屈曲 150 o ,腕关节背伸,手掌面所及处为拐杖把手的高度。

方法三:肘拐、又称前臂支撑型拐杖。其特点是以前臂和手共同承重,可单侧使用也可双侧用。适用于握力差、前臂力量较弱但又不必用腋拐者。

方法四:助行器、助行架:适用于站立平衡差、下肢肌力低下的患者。

助行车:此车有两个或四个轮子使之易于推行移动。适用于步行不稳的患者。

二、体育运动

爱好体育运动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改善运动功能,对防治老年性痴呆、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也大有益处。根据病情,老年性痴呆患者可在医护人员、家属的陪护下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早期老年性痴呆患者,病情较轻,生活自理能力及自控能力尚可,可以进行一些运动,如打乒乓球、打羽毛球、下棋、打扑克、钓鱼、慢跑、散步、练体操等。中期老年性痴呆患者,病情较明显,但可以由家属陪伴进行散步、简易手指操等运动。晚期老年性痴呆患者,病情较重,若卧床不起,也要进行关节活动、翻身及肢体功能锻炼,以减少褥疮等的发生。

三、太极拳

太极拳在我国源远流长,蕴藏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它强调和谐完美,注重“天人合一”,动作柔韧、稳定、缓慢、连贯,涉及到全身各个肌群和关节。

从中医学角度讲,太极拳有利于健脑益智。现代医学证明,练太极拳时,精神贯注、意守丹田、排除杂念的意识境界,与身体运动相结合,使大脑相应的皮质功能区形成一个特殊兴奋灶,而其他无关区域则处于抑制状态。有利于修复和改善高级中枢神经的功能,起到健脑强身作用。

练太极拳还有利于提高*动作的平衡性与协调性。练太极拳可对自主神经系统产生良性影响,从而使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紊乱得到调整和改善。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都可产生积极影响。

以上相关内容是麻痹性痴呆患者的第二个腿,希望能够对患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