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梅毒肾病的原因是什么?
梅毒肾病是梅毒疾病的一种并发症,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属小螺旋体科密螺旋体。梅毒的病原体因其体液透明,表面光滑,折光力较强而不易染色,故又命名为苍白螺旋体。我们要想很好的预防这种疾病,就要清楚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那么梅毒肾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苍白螺旋体是一种细长的螺旋状微生物。用油镜观察,可发现它以下列方式运动,旋转前进依靠长轴旋转向前,是侵入*最主要的方式;摆动身体呈波浪式左右摆动向前,为最常见的运动方式;另一种方式为伸缩旋距移动其身体一伸一缩,改变旋距而向前爬行。螺旋体运动速度很快,常呈上述3种方式的混合运动。苍白螺旋体在体内能长期寄生和生长、繁殖,具有强盛的繁殖力和致病力,但离开*后生活力和抵抗力却很弱,对干燥、温度、湿度及化学药品很敏感。在干燥环境中1~2h即死亡。对高温敏感,对低温耐受力较强。在100℃时立即死亡;在60℃时可存活3~5min;在阳光照射下迅速死亡;在0℃时存活1~2天;在-78℃时存活数年。在肥皂水中立即死亡;在0.1%苯酚溶液中15min死亡;在5%甲醛溶液中5min死亡;用1∶5000氧化汞溶液可立即将其杀死;0.1%新洁而灭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二)发病机制
梅毒相关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形成并沉积于肾上皮下,引起肾损害。目前在患者外周血中也发现有免疫复合物(如补体C1q-结合活性与抗补体物),提示这些外周血中的免疫复合物对梅毒相关性肾病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梅毒肾病的传播途径
1.传染源
主要是梅毒病人。一期梅毒病变和二期梅毒皮肤、黏膜损害及血液、*、白带、唾液、乳汁中均有许多螺旋体,三期梅毒病损或血液内螺旋体减少,甚至消失。所以,早期梅毒传染性强,晚期梅毒传染性减弱。由于梅毒患者的皮肤、黏膜病变均无症状,不疼痛,无瘙痒,不妨碍性活动,且梅毒为慢性疾患,病程相当长,长期进行性隔离的难度很大。因此,梅毒病人传染机会多,传播危害大。
2.传播途径
(1)性接触。
(2)非性接触
传染的机会较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一般性接触 如被螺旋体污染的衣服、被褥、坐式便器、马桶、便盆等生活物品等,也能传播本病。②医源性接触 如为病人检查、穿刺、手术、换药、翻身等操作中,带有病原体的器械可损伤医护人员的皮肤,或医护人员皮肤有破伤时,螺旋体可进入体内,造成感染。检查病人用过的器械、为患者注射过的针头等可被螺旋体污染,若消毒不严而再次使用时,可传染他人。③血源传染 二期梅毒患者血液中有大量螺旋体,若检测不严,接受此种血液输注或使用此种血制品,则可使受血者或使用者感染梅毒。
(3)垂直传播
①宫内感染。妊娠妇女患早期梅毒或二期梅毒时,当胎盘形成后,螺旋体可从母体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内,使其遭受感染。
②产道感染。胎儿经产道分娩时,梅毒产妇宫颈或阴道内的螺旋体可经皮肤或黏膜擦伤处感染胎儿,新生儿多在头部或肩部出现梅毒初疮。
③产后感染。二期梅毒患者的乳汁中有螺旋体,因此梅毒妇女可经哺乳而传染婴儿。
梅毒这种性病对患者的危害非常严重,梅毒肾病是梅毒并发症之一,这种疾病的危害更加严重,以上就是梅毒肾病的发病原因的介绍,我们要认真了解,平时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避免这种疾病的危害。如果您需要咨询更多与此有关的信息,请在线咨询我们的专家.
-
患上梅毒肾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一说到肾病,相信大家都知道它主要就是会对肾脏造成一定损害的病症了,那这同样会出现肾损害的梅毒肾病想必大家也不陌生了,只是
-
身上出现梅毒肾病的症状该怎么办身上出现梅毒肾病的症状该怎么办?我们这是梅毒肾病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了,梅毒肾病是一种多发生在二期梅毒的一类型病症,大家发
-
梅毒肾病发病时疼痛难忍怎么办梅毒肾病发病时疼痛难忍怎么办?我想这是梅毒肾病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了,梅毒肾病多是发生在二期梅毒的一类型病症,一般来说对于
-
皮肤过敏与梅毒肾病有哪些区别皮肤过敏与梅毒肾病有哪些区别?皮肤过敏与梅毒肾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对于皮肤过敏与梅毒肾病的区别,我们可以从皮肤过敏与梅毒
-
得了梅毒肾病用什么药方治疗得了梅毒肾病用什么药方治疗?我想这是梅毒肾病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了,大家发现患上梅毒肾病了,可以通过中药药方煎煮内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