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病的诊断措施主要有哪些呢

红皮病的诊断措施主要有哪些呢

生活在当今社会,谁都知道若是患上了一种疾病,倘若能够及时诊断出来,避免病情的扩大蔓延,对于患者而言那将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红皮病,这个问题的诊断究竟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诊断

1.皮肤,黏膜早期症状随病因不同而有差异,药物引起者,有明确服药史,起病急骤,继发于其他皮肤病者,可由于用药不及时或用药不当,使这些皮肤病向全身发展而成红皮病,继发于恶性肿瘤者,起病大多缓慢,经过较为徐缓。

典型临床表现大致有两类:一类患者发病急,全身症状重,一般先为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皮疹,随后全身皮肤弥漫潮红,肿胀,渗液,以皱襞处及关节活动部位(如腋下,会阴,肛门四周,肘,腘部)明显,可形成痂皮,继发感染后可形成毛囊炎,疖,或经血流扩散成败血症,皮疹颜色初为鲜红,而后转暗,可伴有出血性皮疹,黏膜症状较明显,可出现结膜炎,睑缘炎,角膜炎,角膜溃疡,唇炎,口角炎,口腔溃疡及会阴部黏膜糜烂,渗出,随病情恢复,呈大量点状或片状脱屑,手足部呈套样,伴瘙痒,可遗留色素沉着,平均病程1~2个月,另一类起病缓慢,全身症状较轻,黏膜症状轻或无,表现以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为主,剥脱症状相对较轻,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可迁延数月或数年。

2.毛发有轻重不等的脱落,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指甲可见萎缩,混浊,凹陷,纵嵴反翘等改变,以银屑病引起的红皮病较明显,2/3红皮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以腹股沟和腋下最多见,约1/3至2/3患者可伴有肝肿大和(或)脾大,以药物及淋巴瘤所致者多见。

3.全身改变 红皮病患者由于毒素被吸收或散热功能失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发热反应,多数表现为中,低热,若为高热,则应考虑感染的可能,另外,少数也可出现低体温,可能为皮肤血管被动性扩张,散热增加所致,低体温易合并感染,导致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室纤颤,因其常得不到及时发现及治疗,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另外,由于皮肤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水分及蛋白质丢失,可导致高排量心力衰竭,水,电解质,蛋白质平衡紊乱,若继发感染,可引起肺炎及败血症等,最终可致死亡。

中医辨证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做出诊断。

主证:皮损潮红灼热,食纳不香,口苦,心烦躁,易怒,不能入睡,大便干燥,小便赤少,舌质红,苔白或黄而腻,脉弦滑而数。

辨证:毒热入营,气血两燔,后期出现口渴不欲饮,低烧不退为伤阴之象。

以上简单的为我们介绍了红皮病这个麻烦的问题在诊断上的相关知识,大家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想必也是对其有了不小的了解。希望以后若是遇到这个问题,大家能够及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