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治疗阴囊湿疹疾病的呢
出现了阴囊湿疹疾病的现象是非常可怕的,阴囊湿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男科疾病了,给男性朋友们的健康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性,为此我们大家对于阴囊湿疹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阴囊湿疹疾病的呢?
湿热并盛型:发病急、病程短。心烦、口渴。大便秘、小便赤少。皮损潮红欣热,肿胀,渗出显著。舌质红,舌台白或黄。脉弦滑或滑数。辨证属湿热兼盛,浸淫肌肤。
脾虚湿盛型:病程日久,口渴不思饮,大便不干或有溏泻,皮损粗糙肥厚或兼有少量渗液,或可见抓痕鳞屑。舌质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或腻,脉沉缓或滑,辨证属脾虚湿盛以致肌肤失养。
血虚风燥型:慢性经过,皮损肥厚,角化皲裂,或有抓痕血痂。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或沉缓。辨证属久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以致肌肤甲错。
中医治疗阴囊湿疹的方法
1.掌握特征疾病以阴囊皮肤瘙痒、起疙瘩,破后浸淫流脂水为特征。由于发病部位局限,病情较单纯,故易于诊断。
2.辨别病性本病初起有风热、湿热之不同,应详辨之。湿热证多见于肥胖体质,患处瘙痒浸润、潮红、破后湿烂、脂水颇多、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风热证多见于阳盛体质,初起阴囊干燥作痒,喜浴热汤润之,甚者起疙瘩如赤粟,破后流黄水,皮肤灼热疼痛,舌质红、苔薄黄。日久不愈可转为阴虚血燥、以阴囊皮厚、皱裂疼痛、干痒为特点。而肾虚风乘则以肾囊潮湿、冷汗、汗出瘙痒为主症。前二者多属实证,后二者多属虚证。
(一)风热外袭证
1.临床表现:初起阴囊干燥作痒,喜浴热汤,甚则起疙瘩如赤粟,搔破后流黄水,皮肤灼热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2.证候分析:风热之邪郁于肌肤,血脉壅滞,故生疙瘩如赤粟;风胜则干,热胜则燥,故阴囊干燥作痒,喜浴热汤润之;痒极则搔抓,破后则流黄水,皮肤灼热。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皆属风热之象。病位在肝肾,以风热之邪侵袭肝肾经脉部位为主。多属实证。
(二)湿热下注证
1.临床表现:阴囊瘙痒、浸润潮红,破后湿烂,脂水频流、患处肿胀,伴大便不爽、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证候分析:湿热之邪循经下注前阴,蕴郁肌肤,故见阴囊潮红作痒、糜烂、滋水;大便不爽、溲赤乃下焦湿热所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征。病位在肝,病性属实
(三)血虚风燥证
1.临床表现:病情反复发作,日久不愈,阴囊肥厚、干燥,不时作痒、皲裂疼痛,伴头昏乏力、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2.证候分析:素体阴虚,或病久不愈,风热湿邪化燥伤阴,阴血不足,肌肤失养,故阴囊皮肤肥厚、干燥、皲裂疼痛,痒乃风行皮里之故。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病位在肝肾,证属虚实夹杂、正虚邪恋。
(四)阳虚风乘证
1.临床表现:阴囊湿冷,汗出瘙痒,兼见肾阳虚证如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倦怠。舌质淡胖,脉沉细。
2.证候分析:肾虚不能温煦,卫外不固,津液外泄则阴囊湿汗;风湿搏结于肌表则瘙痒、腰膝腰软乃肾虚、腰府失养。舌淡胖、脉沉细均属肾阳虚之候,病位在脾肾,病性属虚证。
大家现在是否对于中医是如何治疗阴囊湿疹疾病的呢这个问题都已经明白了呢,希望这些能够给您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阴囊湿疹疾病的发生我们是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积极的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
阴囊湿疹与皮炎有哪些区别阴囊湿疹和皮炎都是发生在皮肤上的皮肤疾病,发病时都有可能导致皮肤上出现红肿、瘙痒等病症表现,只是不同的是,这阴囊湿疹多是
-
阴囊湿疹有些什么治疗方法通常来说,对于皮肤起湿疹或是皮肤过敏性炎症的治疗,多是通过药物外擦或是口服抗过敏药物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的,那这样,这发生在
-
阴囊湿疹如何用中医治疗如果大家发现阴囊部位出现瘙痒、红肿或是其他过敏类的病症表现的话,那就要小心可能是阴囊湿疹发病前的征兆了,这样大家就要及时
-
患上阴囊湿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如果大家发现阴囊部位出现瘙痒、红肿的情况,且大家不停挠抓之后,还出现继发性感染的状况的话,那就要注意可能是阴囊湿疹的表现
-
阴囊湿疹的中药治疗方法是什么通常来说,对于湿疹或是其他皮肤炎症的治疗,多是通过药物外敷或是外涂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的,以此来帮助大家有效改善皮肤上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