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叮咬引发的皮肤“血案”

蚊虫叮咬引发的皮肤“血案”

蚊子叮咬引发皮肤病的原理在虫咬皮炎中蚊虫叮咬引起的皮炎是最常见的。蚊虫通过其口器刺伤皮肤,其唾液或毒液侵入皮肤,由于蚊虫的唾液或毒腺的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抗原成分,这些抗原在进入*皮肤后可与抗体产生变应性反应而引起炎症。严重时个别患儿局部产生大疱、出血性坏死等严重反应,是夏季皮肤科常见病症。蚊虫叮咬与饮食有关系,如果经常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就不易被蚊虫叮咬,如果常吃高蛋白等肉类食物,分泌的汗液呈酸性,就容易招蚊子;还有就是与孩子的卫生有关系,经常给孩子洗澡,也可减少蚊虫叮咬。每年夏天,因为宝宝的皮肤很娇嫩,很容易成为蚊子的重点攻击目标,而且宝宝一旦被蚊虫叮咬,局部皮肤会立即出现红肿痒痛,还很不容易痊愈,让宝宝又疼又痒。此外,蚊虫还会传染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所以,建议家长仔细打扫室内卫生,不留死角,另外,家中的水养植物也要勤换水,不给蚊虫以藏身繁衍的场所。开窗通风时,一定要用纱窗做屏障。另外,很有效也很环保的方法就是给宝宝的小床配一个透气性好的蚊帐。如果带宝宝外出,最好穿上透气性好的长裤,同时为宝宝涂抹品质可靠的防蚊露,不要带宝宝去花草树木过于密集的地方,因为那里的蚊虫也很多。蚊虫叮咬的症状特征炎症损伤多见于*的暴露部位,如面部、耳垂、四肢、阴囊等部位,损害以丘疹或淤点多见,亦可出现丘疱疹或水疱。损害中央可找到刺吮点,像针头大小暗红色的淤点,散发分布或数个成群,自觉奇痒、烧灼或痛感,患儿烦躁、哭闹。少数反应严重者可于眼睑、耳廓口唇、龟头处明显肿胀、发红,里面似有一包水。常因患儿搔抓引起继发感染,如局部红肿流水、发红,甚至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还可继发急性淋巴管炎,而出现“红线”。蚊虫叮咬的治疗被蚊虫叮咬后,可以用肥皂或小苏打稀释后局部中和蚊虫酸性毒素减轻红肿,同时还要考虑止痒,可以用如绿药膏、花露水、无极膏、炉甘石洗剂等,擦洗叮咬处。如果皮肤并发感染可以用抗菌素,如红霉素药膏涂抹在叮咬处。蚊虫叮咬5招止痒夏季,无论我们怎样努力预防,总是无法避免蚊虫送来的“红包”。在蚊虫叮咬后,我们可以利用手边的材料,自己动手缓解瘙痒症状。1、用西瓜皮反复擦拭蚊虫叮咬处,即可止痒。2、取少量藿香正气水,涂抹于被叮咬处,半小时左右,瘙痒既可减轻或消除。3、取少许牙膏,或碾碎的薄荷敷在被叮咬处,立刻会感到清凉惬意,痒意顿消。4、取一两片阿司匹林,碾成粉末,用凉水调成糊状,涂抹于患处,也可减轻或消除瘙痒。5、喝粥的时候,不妨等上几分钟,等粥的表面凝成了一层薄膜后,将其涂在蚊虫叮咬处,亦可止痒。专家点评:北京中医院皮肤科张苍博士说,上述方法中的前3种,适用于蚊虫叮咬等急性瘙痒。西瓜等蔬菜瓜果的汁液、藿香正气水里的乙醇蒸发时能够带走热量,可以收缩被叮咬处的毛细血管,减少炎症的面积,达到止痒的目的。此外,牙膏里含有薄荷成分,而薄荷里的龙脑本身就具有清凉止痒的功效。阿司匹林和粥膜中的维生素有助于止痒。有些阿司匹林里含有维生素C,粥膜里含有维生素B1、B2、B6,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一般用于治疗皮肤病,因此也适用于蚊虫叮咬。另外,一些人用烟灰兑水或者浓肥皂水以及洗衣粉止痒,专家指出它们含有碱性物质,可以中和蚊虫叮咬的分泌物,但因为蚊虫叮咬的创口很小,这种方法也不是很适合。还有一些人用大蒜、洋葱和生姜止痒,专家说,这些方法属于麻醉性止痒,多用于陈旧性皮肤瘙痒,不提倡用于对付蚊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