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梅毒流行病学的分析与现状

我国对梅毒流行病学的分析与现状

梅毒流行学的现状是什么?

对于梅毒流行学现状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都在关注。梅毒是对*危害严重的血源和性传播性传染病,它具有传染性强、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复杂等特点。近期增长趋势明显,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先天性梅毒即胎传梅毒,严重危害胎儿、新生儿的健康。

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下面为江阴市近5年来对梅毒流行病学资料的分析:

1、 针对梅毒流行病学分析对象和方法

  1.1资料来源:2005~2009年梅毒疫情资料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基数和社会发展数据来自江阴市统计年签。

  1.2梅毒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74-1995)”和2007年卫生部修订下发的“梅毒诊断标准(WS 273-2007)”。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 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针对梅毒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1梅毒的发病概况:2005~2009年全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1968例,梅毒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4.27%,年发病率从2005年的14.67/10万增长到2009年的46.06/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3.11%。

  2.2 梅毒病情分期:2005~2009年,每年度均有各期梅毒报告,其中以早期显性(一、二期)梅毒为主,占79.78%。各期梅毒报告病例数均呈逐年增加趋势,以隐性梅毒尤为明显,发病数五年增幅达818.75%,各年梅毒病例分期之间有极显著差异(χ2=66.56,P<0.001)。

  2.3 梅毒患者性别分布:在2005~2009年的所有1968例梅毒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 1.02,5年平均男性发病专率为27.85/10万,女性为28.94/10万,男女发病专率无明显差异 (χ2=0.14,P>0.05),但从历年性别分布情况来看,女性占比呈增长趋势,尤以隐性梅毒更为明显,而一期和胎传梅毒则表现为男性多于女性。

  2.4 梅毒患者年龄分布:报告病例的发病年龄集中在20~39岁青壮年年龄段,占总数的57.77%;除三期和胎传梅毒外,其他各型的年龄分布均与总体分布基本一致。

  2.5 梅毒对于地区分布:5年间,江阴市16个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其中澄江(763例)、华士(159例)、周庄(151例)三个镇(街道)共计报告病例1073例,占总数的54.52%。

  2.6 梅毒对于职业的分布:职业分布广,遍及社会17种职业,其中无固定职业者(661例33.59%)占据首位,二至五位依次为农民(463例23.53%)、工人(416例21.14%)、民工(153例7.77%)和商业服务人员(117例5.95%)。3 讨论分析结果显示,江阴市梅毒发病呈高发态势,发病率及其年均增长速度均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

以上内容是我国对梅毒流行病学的分析与现状的详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