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病的免疫性病理检查

红皮病的免疫性病理检查

近来很多的红皮病患者在网上咨询相关红皮病病情知识,其中很多红皮病患者都存在认识误区,因此导致了红皮病的严重恶化,给后期的红皮病治疗增加了难度。那么,红皮病的免疫性病理检查 下面咱们一起解答吧。

正常:

皮肤有光泽且没有病变。免疫检查未检出有感染或者过敏现象。

异常:

1.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病变组织和细胞中免疫球蛋白或补体的出现及分布,用于诊断、鉴别或辅助诊断免疫性皮肤病。

(1)棘细胞问:天疱疮皮损棘细胞间IgG、IgA、IgM或补体C3沉积,呈网状。

(2)皮肤基底膜带:

①红斑狼疮,基底膜带90%以上出现IgG、补体C3沉积,呈颗粒状,这一现象的检查称狼疮带试验(lupus bandtest,LBT)。如采用患者暴光部位的正常皮肤检查,SLE的LBT阳性率达80%以上,而盘状红斑狼疮(DLE)阴性。

②类天疱疮,基底膜带90% 以上IgG、补体C3沉积,呈线状;IgG沉积于盐裂皮肤表皮侧。

③线性IgA大疱病,IgA线状沉积于基底膜带。

④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IgG沉积于盐裂皮肤真皮侧。

(3)血管壁:多种皮肤血管炎的皮肤血管壁有IgM、补体C3沉积,皮肌炎的病变肌肉间质血管壁有IgM、补体C3沉积。

2.间接免疫荧光检查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性质、类型和滴度,用于诊断、鉴别或辅助诊断

免疫性皮肤病,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

(1)定性:

①血清中自身抗体结合基底膜带,表示存在皮肤基底膜带抗体。IgG型基底膜带抗体结合盐裂皮肤表皮侧为类天疱疮,结合真皮侧为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②血清中自身抗体结合表皮棘细胞间,表示存在天疱疮抗体,见于各型天疱疮等。

③血清中自身抗体结合小鼠肝细胞核,表示存在抗核抗体,见于SLE或硬皮病等。

(2)定量:将阳性血清作倍比稀释,以阳性荧光的最高稀释度为自身抗体的滴度,可用于观察病情的变化,如天疱疮抗体的滴度与天疱疮病情有关。

(3)定型:抗核抗体结合小鼠肝细胞或Hep一2细胞可出现四种核型。

①周边型,胞核周围有较明显的荧光带,为抗DNA抗体,主要见于SLE,并提示病情处于较活动期。

②均质型,核染色均匀一致,为抗组蛋白抗体,可见于各种结缔组织病。

③斑点型,胞核有荧光小点均匀分布,为可溶性核蛋白抗体,主要见于硬皮病,也可见于SLE。

④核仁型,只有核仁荧光,为抗核糖体抗体等,主要见于硬皮病,也可见于SLE。

皮肤专家提醒:上面针对红皮病细节问题做出的一系列介绍,希望对你对红皮病了解了帮,本篇文章对红皮病介绍只是一个大概,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醒我们的红皮病患者,患红皮病病后,不管你有多忙,一定要停下脚步,及早到专业的皮肤医院接受检查,针对性治疗红皮病。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红皮病的免疫性病理检查应该有所了解,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