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痱子都有哪些症状

不同类型的痱子都有哪些症状

痱子这种疾病的发病人群比较广泛,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生,并且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也是比较高的,婴儿或是儿童最常见,在炎热的夏季,身上会流很多汗水,如果不注意皮皮肤护理就很容易患上痱子,痱子的种类是很多的,患上疾病后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那么不同类型的痱子有哪些症状呢?

不同类型的痱子都有哪些症状

1.晶形粟粒疹

又称白痱,由于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汗管溢出引起。常见于高热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皮损为针尖至针头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壁薄,清亮,周围无红晕,轻擦易破,干涸后留有细小鳞屑。有自限性,一般无自觉症状。

2.红色粟粒疹

又称红痱,由于汗液在棘层处汗管溢出引起。急性发病,皮损为成批出现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的密集丘疹或丘疱疹,周围有轻度红晕。皮损消退后有轻度脱屑。自觉轻度烧灼、刺痒感。

3.脓疱性粟粒疹

又称脓痱。多由红色粟粒疹发展而来。皮损为密集的丘疹顶端有针头大小浅表脓疱。脓疱内容常为无菌性或非致病性球菌。

4.深部粟粒疹

又称深痱,由于汗液在真皮上层特别是在真皮—表皮交界处汗管溢出引起。常见于严重和反复发生红色粟粒疹的患者。皮损为密集的皮色小水疱,内容清亮,不易擦破,出汗时增大,不出汗时缩小。当皮疹泛发时,全身皮肤出汗减少或无汗,面部、腋窝、手足可有代偿性出汗增加,可造成热带性汗闭性衰竭或热衰竭,患者可出现无力、困倦、眩晕、头痛等全身症状。

痱子的治疗措施有哪些呢?

对婴儿的皮肤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卫生,经常给病儿洗澡,勤换衣服,保护皮肤干燥。洗澡用的水最好是温水。洗澡时不要用肥皂,以减少刺激,如果需要可选用碱性小的肥皂。洗澡过程中要避免用力擦有痱子的部位,防止擦破形成糜烂。洗完后用毛巾轻轻擦干,再擦些爽身粉或痱子粉,以减轻刺痒,衣服最好轻薄、柔软、肥大,以棉布做成的为宜,可减少对皮肤的摩擦。不要让病儿在火热的阳光下玩耍,并勤给病儿擦干汗水,以防随着皮肤而加重刺痒。

擦试用的毛巾要保持清洁,常用热碱水煮烫消毒,洗去汗垢。不可用脏手或不洁的布、巾给孩子擦拭以防皮肤感染。对1岁以内的婴儿,家长不要整天抱着或背着,可以在凉爽通风的地方铺一草席,让他自己爬着玩,或者放在小车里玩。如果小儿睡在床上,要勤给小儿翻身。可多给小儿喝点清凉饮料,如绿豆汤、绿豆稀饭、小豆粥等,多吃青菜和瓜果,这样既可消夏解暑,又可补充水分及维生素,增加凉爽感,以减轻刺痒等症状。

还可用鲜藿香9克、鲜佩兰9克、野菊花9克、金银花9克、蒲公英15克、青篙6克,加两饭碗水,煎成一碗,加入白糖代茶饮,有清热、解毒、消暑的作用。对于一般的痱子,不需特殊治疗。为了防止感染,可用苍耳12克、白矾12克、马齿苋12克加水200毫升,煎20分钟,放凉后清洗患处,每次5-10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不同类型的痱子症状是不同的,以上就是不同类型痱子症状的介绍,痱子的症状是比较多的,大部分人都能鉴别这种疾病,如果发现以上症状后,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病情,能防止痱子长得更多,并且还要注意日常的护理,患者要注意饮食,多吃清热的食物,还要少到太阳下暴晒,会造成痱子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