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皮肤病 > 皮肤病新闻

毛囊炎的治疗指南

毛囊炎的治疗指南

毛囊炎这样的皮肤疾病对于患者皮肤的损伤是非常大的,这样的疾病会导致出现一些脓包疮非常的痒痛,而且疾病的发生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患者出现便秘,所以说对于这样的疾病,我们更加应该重视做好积极对症的治疗。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为肺脾二经湿热,并外感湿热毒邪,内外夹攻,气血不行,蕴遏经络,阻塞于毛发肌肤,以致热盛血肉腐败而成脓肿。中医在治疗毛囊炎的过程中通常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进行,从而达到对症下药,促进毛囊炎患者尽早康复的目的。

毛囊炎的中医辨证施治方

(1)湿热蕴结型:

临床表现:皮肤损害在毛囊口,红色硬性丘疹或由毛囊性脓疱疮开始,红肿发硬,脓液较少,反复发作,口渴,大便秘,小便黄,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散结。

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滑石30克,茵陈18克,黄芩12克,黄柏10克,苡仁15克,生大黄6克(后下),石菖蒲12克,木通12克,射干12克,连翘12克,甘草6克。

加减变化:热毒重者,加野菊花、银花、蒲公英。瘙痒甚者,加白鲜皮、苦参、地肤子。湿重者,加苍术、藿香。

(2)火毒内蕴型:

临床表现:皮损红肿发硬,内有脓液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脓肿融合成片,大小不等,重者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舌质红,苔黄黑干,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消痈。

方药:消痈饮加减。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连翘12克,茯苓20克,归尾12克,赤芍12克,花粉12克,生大黄6克,皂角刺6克,天葵子12克,生甘草6克。

加减变化:血分有热者,加生地、丹皮、大青叶。发热重者,加知母、石膏。脓液多者,加苍术、马齿苋。

相信人们在看完文章内容的介绍之后,对于毛囊炎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已经有了了解,毛囊炎这样的顽固皮肤疾病确实是难以康复的,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它的治疗方法,才能够在患有疾病之后帮助人们做到正确治疗早日得到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