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女性在绝经前每个月都有一次排卵过程,如果在排卵期同房没有避孕措施的话,就非常容易怀孕,所以,无论是想避孕还是想怀孕,计算好排卵期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3个常用的计算排卵期的方法。
1、日历表法
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可根据以往6~12个月的月经周期计算:最短周期(天数)-21天,向前是前安全期。最长周期(天数)-10天,向后是后安全期。例如月经期最短为28天,最长为37天,需将最短的月经周期减去21(28-21=7)以及将最长的月经周期减去10(37-10=27),所以在月经来潮后的第7天至27天都属于排卵期。
2、观察宫颈黏液法
月经干净后宫颈黏液常稠厚而量少,甚至没有黏液,称“干燥期”,不易受孕。月经周期中期随着内分泌的改变,黏液增多而稀薄,阴道分泌物增多,称“湿润期”。
接近排卵期黏液清亮,滑润而富有弹性,如同鸡蛋清状,拉丝度高,不易拉断,出现这种黏液的最后一天前后48小时之间是排卵日,因此,在出现阴部湿润感时为“易孕期”,故避孕需待重新干燥三整天后,第四天晚上以后才能性生活。
3、测基础体温法
女性排卵一般在基础体温上升前由低到高上升的过程中,在基础体温处于升高水平的三天内为“易孕阶段”,三天后为安全期。此法只能提示排卵已经发生,不能预知排卵将何时发生。 经6小时充足睡眠醒后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测体温并记录:正常情况下排卵后体温上升0.3℃-0.5℃;如无排卵,体温不上升,整个周期呈低平体温。需反复多次测试,并用图表点线相连进行分析;若生活不规律,如夜班、出差、失眠、情绪变化、疾病等,不能用此法判断有无排卵。
虽然以上3个办法都可以计算出什么时候排卵,但是,女性的排卵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排卵会随着女性的健康状况、情绪等等因素而发生改变,所以,在计算排卵期的时候也要综合观察,不能照本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