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表现
1、痛经和持续下腹痛。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且多随局部病变加重而逐年加剧,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能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前1—2日开始,经期第一日最剧,以后逐渐减轻,至月经干净时消失。疼痛的程度与病灶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病变严重者如较大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疼痛较轻,而散在的盆腔腹膜上的小结节病灶反可导致剧烈痛经。少数晚期患者有长期下腹痛,至经期更剧。
2、月经失调。约15%的患者有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少数可出现经前点滴出血。
3、不孕。正常妇女不孕率约为1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高达40%。
4、性交痛。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多见于直肠子宫凹陷有异位病灶或因病变导致子宫后倾固定的患者,且以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更为明显。
5、其他特殊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周期性(月经期)便血,尿急,尿频,血尿,手术瘢痕上包块的疼痛,此为内膜异位侵犯消化道、泌尿道及手术瘢痕等所引起。
虽然子宫内膜异位有千差万别的临床症状,但其主要症状是痛经、不孕和性交疼痛。这三个问题深入女性的日常生活,甚至影响婚姻质量,不可小觑。年轻女性,假如痛经很厉害,或月经异常,那么就应该有所警惕,该检查一下是不是由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因为这种病就像青春痘一样,防不胜防。
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家里有妈妈或姐妹患子宫内膜异位的女性,得这种疾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出7倍。因此,有妈妈或姐妹患严重痛经或疑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该主动去检查,以利早期发现,掌握治疗的先机。
治疗以预防为主
子宫内膜异位症被医学界称为“魔鬼般的现代疾病”。其发生,是以经血逆流、内膜种植为主的综合病因所致。诸多因素能促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如:月经疾病,尤其是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月经量多,经期过长,行经腹痛等。
忽略经期卫生:经期时过分激动、紧张易怒、劳累过度、剧烈运动及经期房事等。
多次做人工流产手术等妇科手术操作。子宫位置不正及生殖器官异常等。
预防措施如下:
1、注意经期卫生和性卫生,要绝对禁止在经期过性生活。
2、在月经期尽量避免做妇科检查,以免将破碎的子宫内膜残片带入损伤的组织中去。
3、及时发现处女膜闭锁及无阴道等畸形,一经确诊应及时进行手术矫治,以免月经经血积淤于子宫中并逆流进入输卵管和盆腔,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4、医生施行子宫切开手术时,如剖腹产,必须小心保护子宫和腹壁切口,防止内膜碎片的移植。
另外,口服避孕药对不想怀孕的妇女有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对已患病者也有减轻症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