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据有关统计数据,年龄在30~50岁之间的妇女,约20%的妇女患有子宫肌瘤,且近年来出现增长趋势。若发现不及时,子宫肌瘤会危及身体多个器官,阻碍受精卵着床,引起卵巢功能失调导致不孕。
症状: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多数子宫肌瘤患者初期无明显症状,很多患者在盆腔检查时才被发现。子宫肌瘤症状的出现,与肌瘤的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有无变性等密切相关。
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为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增大,甚至在短期内大量出血,造成病人贫血,出现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心慌等症状。
一般患者伴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症状,肌瘤增大压迫邻近的膀胱、尿道或直肠等器官,可引起尿频、便秘、输尿管积水、肾盂积水。一般情况下,肌瘤不会引发疼痛,但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则可引起急性腹痛。黏膜下肌瘤则可刺激宫缩,引发痉挛性疼痛。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引起剧烈疼痛,并引起发热。
另外,子宫肌瘤还可引起白带增多,排出大量脓血性排液及伴臭味的腐肉样组织等。有的肌瘤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宫腔变形以致妨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
病因:与雌激素关系密切
子宫肌瘤的病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肌瘤细胞与雌二醇的结合,较正常肌细胞高20%,故一般认为子宫肌瘤的生长与雌激素关系密切。子宫肌瘤多数长于子宫体部,少数长于子宫颈部。子宫肌瘤临床常见于30~50岁的育龄妇女,如果是在妊娠或应用雌激素等高雌激素环境中,肌痛会迅速增大,肌瘤在绝经后会逐渐缩小。
子宫肌瘤与内分泌失调有相当的关系。应用外源性激素及克罗米芬等,可导致子宫肌瘤增大,相反,抑制或降低性激素水平,可防止肌瘤生长,缩小肌瘤及改善临床症状。
另外,子宫肌瘤的发生,可能来自未分化间叶细胞,向平滑肌细胞的分化过程。进入性成熟期后,残存于肌层的未分化间叶细胞和成熟的平滑肌细胞,在雌、孕激素周期作用下,出现自身连续性增殖、分化及肥大过程,在长时间内反复进行,最后形成肿瘤。
预防: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提醒广大育龄妇女,应重视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外阴清洁、干燥,若白带过多,应注意随时冲洗外阴。最好是每半年进行B超或妇科检查。如果发现子宫肌瘤,一般应3-6个月复查一次,肌瘤增大较明显,出血严重的,要及时治疗。在经期及产后要特别注意保养,严禁房事。尽量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切忌忧思烦怒,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其次,如果人工流产次数多,同样会增加子宫肌瘤的患病率,因此,夫妻双方应积极采取避孕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年龄较大的妇女,或已绝经的妇女又出现阴道流血,应提高警惕;服用雌激素的妇女具有高度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要根据医嘱合理使用雌激素,绝经以后尤应注意,以免子宫肌瘤长大。
另外,妇女的饮食要富于营养,合理搭配,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果月经量过多,要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以防缺铁性贫血。忌食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保持正气充足,气血顺畅,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