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
一。发病原因
⒈月经量过多者,可用长效避孕药,因为避孕药中含有一定的激素可以使月经量减少。
⒉月经过多的妇女,如果想要选择节育器避孕的话,应在放置避孕环时,应选择含孕酮等药物的活性宫内节育器以减少出血。
⒊月经过少或经常闭经者不应选用避孕药来闭经,否则会导致长期闭经,可放置宫内节育器。无论是哪一种月经异常,都可采用阴茎套或阴道隔膜。
⒋月经周期不规律,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可使月经周期规律。
⒌月经稀发:隔40天以上来一次月经,而且经量过少。
⒍月经频发:不到21天就来一次月经,且经量过多。
⒎月经不规则:指月经周期不规则、经量不多者。
⒏月经中期出血:指两次正常规律月经之间少量子宫出血,常伴排卵和排卵痛。
二。发病机理 疾病机理在于气血失于调节而导致血海蓄溢失常,其病因多由于肝气郁滞或者肾气虚衰所致。而以肝郁为主,肝为肾之子,肝气郁滞,疏泄失调,子病及母,使肾气的闭藏失司,故常发展为肝肾同病。
⒈肝郁: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肝气条达,疏泄正常,血海按时满溢,则月经周期正常。若情志抑郁,或忿怒伤肝,以至疏泄失司,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如疏泄过度,则月经先期而至,疏泄不及,则月经后期而来。
⒉肾虚:素体肾气不足,或年少肾气未充,或久病失养,或多产房劳,损伤肾气,或老年肾气渐衰,使肾气亏损,藏泄使司,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以至月经周期紊乱。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几乎所有女性都会或早或晚地遇到此类问题。月经不调有很多分型,从异常状态来分,包括周期异常(即月经来潮比平时的周期提前或延后一周以上,及或前或后,没有一定的周期规律,并连续两次以上者)、经量异常(即周期性的排出量过多或持续时间超过七天以上;经血排出很少或不足两日即干净)、经色异常(经血或色淡或深红或紫黑等)和经质异常(经来稠浓,如有血块或清淡稀薄如水),还包括倒经或逆经(在经期或经前一两天出现吐血或鼻血)等。中医称之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等。
中医诊治讲究辨证施治,同是月经不调,可能症状相近,但诱发的原因却各不相同,治疗方式也大相径庭,不能等同而论。个人在自购药物时尤其要注意。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与气、血、淤、热、虚相关。临床上常见的月经不调类型有:气滞血淤型、血热型、血虚型、气血两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