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大家都很熟知,但贫血也分为三种。不同的贫血有不同的致病因和预防措施。我国出现大多是缺铁性贫血,也就是体内缺乏铁元素后,导致血液输氧能力下降而造成的贫血。除此之外,还有营养不良型和失血性贫血。贫血看似小事,但贫血的危害却很大。
贫血的危害症状和预防方法
1.营养不良性贫血
病人除有头晕、耳鸣、眼花、倦怠、头发干枯脱落等一般贫血症状外,还可伴发食欲不振、腹泻、口疮、舌炎等。
营养不良性贫血的防治关键是调整膳食营养结构、科学进餐。早餐能摄取足够的高热量优质蛋白,如豆浆、鸡蛋、牛奶等;中餐能从菜肴中广泛摄取各种营养素;晚餐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和甜食,以防止消化不良和肥胖等。紫菜头、胡萝卜、柑桔、番茄等宜多吃一些,患有肠炎、溃疡病应积极治疗,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2.缺铁性贫血
与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症状差不多,可通过测验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鉴别。
治疗缺铁性贫血可用硫酸亚铁或10%枸檬酸铁铵5 20毫升,每日服3次。同时还需同服维生素C100-200毫克,每日3次,以促进铁的吸收。贫血症状消失后,为巩固疗效还需继续服药1-2个月。
辅助治疗
3.失血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