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孕妇弓形虫感染致胎婴先天畸形、缺陷的研究进展

2.我国弓形虫病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文献报告的弓形虫病尚很少,不超过150例。而实际存在的、潜在的、分散在各地临床内、外、儿、眼、产、神经等科未能被发现的弓形虫病病例数估计至少有39万(29)。这很可能与知识未普及,临床医师不认识或不熟悉此病以及实验室诊断技术未推广等因素有关。

3.弓形虫畸形  从上述我国学者近年来在不同地方采用流行病学、病原学及临床研究方法所得资料充分证实,在我国确实存在弓形虫感染孕妇分娩出先天弓形虫畸形儿、先天弓形虫性缺陷儿及先天弓形虫性智力低下儿。孕妇感染弓形虫是出现畸形、缺陷儿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感染孕妇比未感染孕妇出现畸形儿的机率高4.48(3.11~10.00)倍。相对危险度(OR)为2.46,死胎OR为8.68,畸形儿在弓形虫抗体IgG阳性母亲的发生率为3.7%,畸形儿在IgM抗体阳性母亲的发生率为10.34%。一般来说,在弓形虫感染的孕妇中并不是都可出现胎儿感染或畸形儿的。据赵仲堂调查,在无任何临床症状的新近感染或活动性感染弓形虫的孕妇的胎婴先天弓形虫感染率27.37%。李晓文报告母婴垂直传播率为16.67%,我国智力低下儿的弓形虫感染率28%,畸形儿的弓形虫抗体IgM阳性率12.25%,显著高于正常儿。根据这些数据笔者推测我国大约每年出生4.5万名弓形虫性畸形、缺陷儿。

4.弓形虫在致畸微生物病因中的地位问题  人类先天畸形和缺陷出现的形成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药物化学因素,辐射因素,分娩损伤,宫内窒息,早破水以及微生物因素。而微生物感染因素现代认为主要是弓形虫(Toxoplasma),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  ViruS)及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tmplex  Virus),简称为TORH或TORCH复合体(32)。以上诸因素对我国畸形、缺陷儿形成中的作用和比重尚不清楚。在TORCH中弓形虫和另3种病毒在致畸中的地位比重及作用问题也不清楚。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研究,以期对提高人口先天素质作出贡献。我国绝大多数少女均感染过风疹病毒,具有一定免疫力。不像某些国家或岛屿,易感少女那么多。CMV在我国可能也是一个重要致畸微生物,而且也发现与弓形虫混合感染的小头畸形儿。不过CMV在我国人群的感染率也极高,相反弓形虫在我国孕妇中感染率不太高。但易感者多,免疫者少,妊娠妇女感染弓形虫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致畸微生物。因此笔者认为弓形虫可能是我国微生物致畸因素的头号因子,居于首位,应当引起重视。

弓形虫致畸的防治问题  前述几种病毒至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只有风疹可用疫苗预防。而弓形虫则与这3种病毒不同,有特效药物可用于防治。一些先进国家都把孕妇的弓形虫检验列为与梅毒、艾滋病等同样重要地位,已成为常规妊娠检测项目之一。在法国是强制性的。育龄妇女也都知道弓形虫病知识,对孕妇受感染采用螺旋霉素预防治疗是可以预防弓形虫损害胎儿的(33)。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也是治疗弓形虫病的特效药物,但乙胺嘧啶不宜用于3个月内早期孕妇。此外氯林可霉素也可用于治疗本病,孕期至少应检测3次,也可采取手术终止妊娠。对孕妇、育龄期妇女进行预防弓形虫病及弓形虫畸形儿的卫生教育,不养猫,不吃未煮熟的肉类、蛋类等卫生措施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