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高二女儿分担人流之痛

随着交往时间长了,他们恋爱了。六月底的一个星期六,他约思思到他家补习,说是他父母都出差了,可以无拘无束。两人学习了一上午,就开始共同做了一顿浪漫的午餐,为了调节气氛,还用DVD放了部爱情片,当剧中的男主角将漂亮的女主人公拥入怀中时,他们也情不自禁地拥抱到了一起……

我怒火万丈,恨不得痛打女儿一顿,再去找那个男孩的父母算账,是思思的哭诉惊醒了我:“妈,求求你,我还要考大学呢,千万别让人知道,也别让我爸,更别让学校知道这事。”

痛苦和焦虑包围着我,我既后悔自己对于女儿太过放心,以至忽视了她的点滴变化,又痛恨思思的不争气。当我看到女儿因紧张而涨得通红的脸时,我开始强迫自己冷静思考。当务之急是拿掉孩子,还不能让其他人包括学校知道――按校规,女儿的事一旦暴露,可能会被劝退,男孩的家长,目前也不能找。事情一旦闹开,对女儿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对那个男孩同样是一种伤害。

仔细考虑之后,我和女儿深谈了一次。我先告诉女儿:“作为一个高中女生,你应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更应该知道爱情是多么圣洁的字眼。然而由于恋爱的盲目,你做出了伤害自己更伤害父母感情的行为。这一行为有可能影响你的一生。”女儿紧张地听着,眼中充满了乞求。她可怜地问我:“妈妈,我该怎么办?”我告诉女儿,如今只能面对。首先得趁这个假期拿掉孩子,然而要和他断绝来往。看女儿不舍的目光,我坚决地说:“坚决断掉,你们需要面对升学、高考,你们也需要仔细考虑自己的关系到底是不是爱情。”思思无助地看我,点了一下头。

人流

我带女儿去了一家正规医院,妇产科的医生很善解人意,当我说“我女儿做人流”时,医生看了思思一眼,又看看了我,什么都没有说。思思采取的是药物流产。我们在医院里停留了大半天,等待着药力发作。看到做妊娠终止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年女性,思思羞愧交加。我压制住心中的愧悔,“恶狠狠”地想,如此丢人的场景该由思思和我共同承受。

回到家里,我为思思煮了乌鸡汤。我告诉思思,对于已经结婚的女人来说,流产是对身体的极大伤害。而对于女孩来说,更有另一重隐忧――妈妈希望,将来你在自己所爱的人眼中,不是一个轻浮的女孩。思思听了这番话哭了。她说:“妈妈,请您相信我。我以后会好好把握自己的。”

这件事,我没有告诉老公。我告诉他,女儿胃不太好,需要好好休养几天。私下里,我告诉女儿,妈妈希望你在所有人心目中,都还是那个纯真、勤奋的女孩。

休息了几天,女儿又去上学了。我告诉女儿,一定要跟那个男孩有个了断。如果你处理不好,妈妈可以帮你。思思表示,自己能解决。经历了这一番心路历程,女儿果然不再和那个男孩交往了。但是她的变化也很大,很长一段时间,她都爱出神,不太爱讲话,或者突然若有所思地问我:“我和过去一样吗?会不会有人看出我和其他女生不一样了?”我搂着思思告诉她,她还是从前的她,和从前没什么不一样。这件事对她的人生是一个教训,但只要不再重蹈覆辙,爸爸妈妈和周围的人还是一样爱她!

高考结束,女儿考上了外地的一所二类本科学校。她很失落,我告诉她,世上没有后悔药。当我们因为无知或冲动而采取了行动时,我们就要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何况,人生的机遇很多,并不是高考定生死。女儿上大学去了半年,在我生日前夕,给我写来一封长信,感谢在她人生困惑阶段母亲的指导。而我扪心自问,当女儿在青春期阶段,我何尝给予她及时的关心?如果我及早注意对她进行青春期教育,她也许就不会受到如此大的伤害。我所做的,充其量是做了亡羊补牢的工作罢了。希望天下为人父母者,不要重蹈覆辙。

专家点评:(中国儿童教育研究协会研究员张国玉)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从这位家长处理女儿怀孕的事,给全社会、学校、家长再次敲响警钟。

近几年来学生怀孕率不断上升,据调查有这样的特点,父母不在身边,监督不了也发现不了;二是来自农村的比城市多,农村学生的父母由于文化程度比较低,对孩子性教育相对差些,因此,有的孩子怀孕好几个月也没有发觉;三是每次长短假期过后,都是做人流的小高峰,这与家长的监督放松有关;四是在门诊和手术中发现,一些女孩发现意外怀孕后,先是在药店买打胎药,在家里流产,一旦流血不止,才到医院做刮宫手术。

造成了这种现象,看来仅仅靠监督还不行,得疏导――在青少年中普及性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必须让他们从课堂上、从科学的途径中了解更多的性知识,了解在青春期身体及性器官的发育,同时在心理上不为自己的生殖器官而感到害羞、耻辱;同时,父母也要多掌握性方面知识,可以与孩子进行伙伴式坦然交流,对有关性的各种问题并不为此而感到难为情;教育孩子能够正确判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告诉他(她)们性行为的后果并具备基本的性传播疾病、避孕及生育的相关知识;尊重异性,同时能够接受性拒绝并不感到为此而受到伤害。

作为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父亲,更不应该回避对孩子的性教育。本文中的母亲不将女儿怀孕的事实告诉丈夫,虽说是对女儿的保护,其实欠妥当。怀孕是多数女性要经历的人生过程,本身并非是一件羞耻的事,只不过,对尚处于青春期的女中学生来说,还没有到怀孕合适年龄而已。女儿怀孕了,若父亲能够坦然面对,安抚女儿,帮助她妥当地解决,对她的伤害会降低到最小程度。回避或者用恐吓的方法对她进行教育,只会让她对怀孕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她形成科学的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