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诸多因素,很多新妈妈会采取剖腹产的方式迎接宝宝的到来。但是,较自然分娩而言,剖腹产后恶露难以排出、伤口疼痛瘙痒、饮食不便等都将成为新妈妈需要客服的难题。希望以下几点护理要点能够帮助剖腹产的妈妈顺利恢复身体。
一、促进恶露排出
剖宫产后的子宫收缩不如顺产强烈,再加上在产后长时间的卧床,都会导致恶露更加难以排出。促进恶露排出的方法主要为按摩和采取正确的卧位。若产妇采取半卧位,配合翻身和按摩子宫,这样就有助于促使恶露排出,避免恶露淤积在子宫腔内,引起感染而影响子宫复位,也利于子宫切口的愈合。
二、要少用止痛药物
剖腹产术后麻醉药药效逐渐消失,腹部伤口的痛楚越来越难以忽视。为了能够好好休息,令产妇身体尽快恢复,可请医生在手术当天或当夜给用一些止痛药物。但是在此之后,最好不要再使用药物止痛,以免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三、保持腹部切口清洁
剖腹产术后2周时间内,要避免弄湿腹部的伤口,所以这个时候产妇不宜进行全身的淋浴或盆浴,而采用擦浴的方法。而在剖腹产后两周以上就可以淋浴,但恶露未排干净之前一定要禁止盆浴。
四、术后尽快恢复排尿
产妇要尽量在拔了尿管以后就恢复下床活动了,不要以伤口疼痛为借口,而逃避运动。在拔除尿管后,要多喝水,稍有尿意就要试着去解小便。
五、剖腹产后饮食
剖宫产术后在24个小时左右,产妇的胃肠功能才会慢慢恢复,等产妇有排气后,就可以进食了,但是这个时候还是应该吃一些流质的食物,如蛋汤、米汤,忌食牛奶、豆浆、大量蔗糖甜食、水果等胀气食物。肠道气体排通后,改用半流质食物1~2天,如稀粥、汤面、馄饨等,然后再转为普通饮食。
剖腹产的妈妈们产后要尽快将恶露排除,以免引起并发症。而且在坐月子期间也应该以易消化的半流质、流质食物为主,还要注意多吃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果,适当下床活动,并养成每日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