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产后10种病症
六、产后恶露不止
又称“子宫复旧需要5-6周的时间,若血性恶露特延续长时间至7-10天为产后恶露不全最突出的症状,清代《胎产心法》将其归为气虚,血瘀,血热三方面,若及时理疗,大多可明显改善或痊愈,反之,出血日久可致贫血。遵循虚者不之,热者清之,配合帮助子宫复旧。
适合人群:子宫复旧不全恶露不止者
七、产后汗症
产后汗症包括自汗和盗汗两种,妇女汗出尤以进食,活动后或睡眠时为主,因为产后气血聚虚,腠理不密所致血。产后自汗和盗汗,均可用补阴血兼益阳气之法治疗。
适合人群:白天不自觉地出汗或晚上出汗,醒来即止者
八、产后便秘
产后大便通与不通,与津液盛衰或肾气强弱有关,由于产褥期肠胃功能减弱,肠蠕动慢,肠内容物子啊肠内停留时间长,是水分吸收造成大便干结,经过妊娠腹部过多膨胀,是腹部肌肉和盆底组织松弛,排便力量减弱,产后*虚弱排便力量减弱,所以产后经常有便秘现象,通过相应的手法,改善便秘,有利于及早恢复体形。
适合人群:产后大便不通或剖腹产后便秘
九、产后四肢畏冷
“产后一盆冰” “产后百节空虚”意思是说,由于产后气血虚弱,营血不足,肌肉,骨骼,关节得不到气血的温煦滋养;产后阳气受伤,机体得不到足够的阳气温煦,而感到畏寒,肢冷,另一方面,由于阳气虚弱,脏腑,器官功能相应减弱,抵抗力低下,容易产生上肢肘关节以下或肢膝关节以下,常感寒冷或是冰凉,常见于在秋末和冬季。改善四肢微循环,用温补疗法,中药汉方熏蒸。
适用人群:产后四肢自觉寒冷的产妇。
十、产后腰酸痛
因产伤损肾气,耗损精血,肾精血亏虚,失于濡养,故易腰酸痛,分为肾虚和湿寒,结合实际,调和足太阳经气治其标,补肾养精血治其本。
适合人群:产后常感腰酸背痛者。
通过中医特色疗法不但能防治产褥期病症,还能打通背部和四肢经络,疏通气血,调节内分泌失调等,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产后护理不当引发的疾病较多,因此做好月子是首要,月子期间尽量卧床休养,慎寒温、勤清洁和调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