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的出现原因究竟有哪些

膀胱结石的出现原因究竟有哪些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综合进行治疗膀胱结石,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随着这种疾病的出现几率升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此病,大家需要注意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多休息,要了解其中的诱发因素,膀胱结石的出现原因究竟有哪些?

一、营养方面:高动物蛋白摄入可致尿液中钙和尿酸含量增加,尿PH值下降,促使结石形成:乳制品消费低下或乳儿喂养不当,较易发生膀胱结石。蔗糖摄入过多,可促进肠道吸收钙和草酸,导致尿钙排泄增加。蔬菜和食物纤维摄人过少,易发生结石。另外维生素族、矿物质、盐类的摄入或代谢异常,增加了尿石形成的机会。总的来说,尿液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及相互作用是膀胱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而营养和饮食中的各种成分可以影响其经尿排出的量。

二、膀胱中的异物:膀胱异物如子弹头、导管、蜡块、缝线、电线、发卡等,可作为核心,尿盐沉积于周围而形成膀胱结石。

三、下尿路梗阻:是膀胱结石最常见的原因。小的肾和输尿管结石及在饱和状态下形成的尿盐沉淀,在膀胱排尿无梗阻时,可随尿液排出。若存在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先天性畸形、膀胱颈梗阻、憩室、肿瘤、膀胱膨出等,可使小结石和尿盐结晶沉淀积聚而形成结石。

四、膀胱继发性感染: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和膀胱异物的感染,特别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感染,使尿PH值升高,磷酸钙、铵和镁盐沉着而形成结石。

代谢性疾病胱氨酸尿症,草酸、钙、磷代谢异常等也易导致膀胱结石的形成。

五、其他:血吸虫病的虫卵在膀胱内作为核心而形成膀胱结石。肿瘤表面变性、坏死、钙化可继发结石形成。

膀胱结石的饮食注意事项

首先,膀胱结石患者多喝水。大量饮水对所有成分尿石都有防治作用。如能使每日饮水量在2000-4000毫升,这样可维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磁化水对防治草酸钙结石更有效,可将全日饮水量分别于晨起、餐间、睡前给予。清晨饮水量可达500-1000毫升。为了保持夜间尿量,睡前饮水500毫升,睡眠中起床排尿后再饮水 300-500毫升,余下水分别于餐间饮服。大量饮水可促使小的结石排出,稀释尿液可防止尿石结晶形成,并能延缓结石增长速度。

其次,膀胱结石患者需少食高脂肪食物

。在发病期间,膀胱结石患者应忌食高胆固醇的食物如猪、牛、鸡之内脏脑、肝、肾、鱼卵、蛋黄等。少吃肉类、动物内脏。因为肉类代谢产生尿酸,动物内脏是高嘌呤食物,分解代谢也会产生高血尿酸,而尿酸是形成结石的主要成分。

大家需要注意膀胱结石的出现原因,要综合进行护理,更应该注意合理的进行饮食,避免造成肾脏出现负担,带来更多困扰,平时大家需要注意避免尿道工作,而且要注意提高营养,以免带来更多困扰,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全面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