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前列腺癌的诊断误区特点

警惕前列腺癌的诊断误区特点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听说过前列腺癌,这也是近些年来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的恶性疾病,虽然造成这种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大家对这种疾病进行诊断时都非常容易进入误区,那么都有哪些误区是人们在诊断心容易进入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前列腺癌的诊断误区特点:

误区一:乱投医,乱用药。一些久治不愈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走马灯”式地更换医院,乱吃药,随意更改治疗方案。这其实并不是明智之举,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更易造成精神上的痛苦。

误区二:将前列腺疾病当成性病治疗。很多患者在发现尿频、尿急、晨起时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时,或在性生活中阳痿、早泄,没有性欲时,总误认为是得了性病,加之滥用抗生素自我治疗,反而加速了病情的恶化。

误区三:认为只要清除了病菌就能治愈。有80%的前列腺病患者总认为前列腺病是普通的炎症,大量使用抗生素,虽然化验结果是病菌消失,但很快又会复发,总是在治疗、复发、再治疗、再复发的境地中徘徊。

误区四:认为前列腺疾病熬得过去。许多前列腺疾病患者认为前列腺是个小地方,前列腺疾病也属于小毛病,熬一熬就会过去。其实不然,临床统计表明,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例前列腺病是自然而愈的。

误区五:认为前列腺疾病是“终身性”疾病。由于前列腺疾病发病率高,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加上一些非正规医疗机构缺乏准确诊断能力,疗法和药物没有针对性,不能对患者进行合理治疗,导致一些患者因而丧失信心,认为前列腺疾病是“终身性”疾病。

前列腺癌都有哪几种类型?

1、前列腺潜伏癌:是指在生前没有前列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在死后尸检中由病理学检查发现的原发于前列腺的腺癌。潜伏癌可发生在前列腺的任何部位,但以中心区和外周区多见,且常为分化好的腺癌。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15%~50%。我国北医大泌尿研究所研究报道前列腺潜伏癌的发病率为34%。统计学研究表明,前列腺潜伏癌的发病可能与环境及遗传因素有关。

2、前列腺偶发癌:临床以良性前列腺增生为主要症状,在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组织学检查发现前列腺癌。其组织学表现为分化较好的腺癌,以管状腺癌和筛网状腺癌为主,少数为低分化腺癌,在国外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病率为10%~30%。国内发病率有报道为5%左右。

3、前列腺隐匿癌:患者无前列腺疾病的症状体征,但在淋巴结活检或骨穿的标本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并可再经过前列腺穿刺活检得到进一步证实。这类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水平增高。活检组织做PSA和(或)PAP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

4、前列腺临床癌:临床检查(指诊、超声、CT或磁共振等)诊断为前列腺癌,并可经过活检证实。也可通过患者血清PSA和PAP增高来协助诊断。多数患者肛门指诊可摸到前列腺结节,超声检查提示前列腺结节外形不规整,回声不均匀且回声偏低。

要知道,前列腺癌这种疾病的患病类型有很多种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就有前列腺晚发癌,前列腺偶发癌和前列腺隐匿癌,所以男性朋友在检查确定自己患上这种疾病之后,还应该要确定自己的患病类型,这样才能够帮助自己进行对症治疗,从而减少这种疾病所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