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阴囊癌 > 阴囊癌常识

什么是阴囊癌病毒呀!

什么是阴囊癌病毒呀!

什么是阴囊癌病毒,这种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疾病发生之后对于生命健康有着很大危害,所以一定要重视患病之后积极治疗,下面拭目以待一起来看一下小编的介绍,希望能够从中正确认识阴囊癌疾病。

阴囊癌在一般人群中甚为少见。早年英国流行病学资料在1339万余名14岁以上男性中,共发现1029例非职业性阴囊癌,发病为1∶13015人。而在50余万名接触致癌源的男性中有723例阴囊癌,发病率为1∶693,明显升高。35岁以上阴囊癌的发病率约为0.2/10万~0.3/10万人,当时发病率在英国比美国大20倍。阴囊癌的发生与种族也有一定关系,黑种人极少发生,迄今美国黑人仅10多例。

随着教育、清洁、保护物等措施的采用,1960年代后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明显下降。总的看来阴囊鳞状细胞癌是相对趋于少见的恶性肿瘤。病因不明,患者多有煤烟、沥青、酚油等物质长期接触史,因此与职业因素有关。多见于50~70岁。多经淋巴途径转移。Ray将阴囊癌分4期。A1期:病变局限在阴囊;A2期:病变累及邻近器官如阴茎、精索,但没有其他转移B期:可切除的腹股沟或髂腹股沟淋巴结转移C期:髂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无法切除D期:有远处转移,如肺、主动脉旁淋巴结等处。

阴囊鳞状细胞癌是人类认识环境致癌因素导致职业癌的第一个例证,是开始化学致癌实验的基础。1774年英国外科医师Pott注意到一些从童年起就从事打扫烟囱工助手的少年,其中一些人成年后在阴囊部常发生经久不愈的溃疡病理证实为癌变,从而提出了阴囊癌与职业的关系1784年Bell进一步发现从事含有烟灰、粉尘作业的工人同样有发生此种癌的可能。1922年141例阴囊癌69例从事精纺工,22例长期接触沥青或石蜡,而此时由于扫烟囱工种已被淘汰仅有1例为扫烟囱工人。此后陆续增多的报道证明阴囊癌与从事石油、焦油、沥青、精纺、机械等职业有关。由于缺乏劳动保护,其阴囊、会阴阴茎等处皮肤易被各种矿物油及粉尘污染沉积在皮脂分泌旺盛的皮肤皱襞中,长期接触主要致癌物质3,4苯并芘而致癌变。

阴囊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很重要,早期尽力争取手术切除,原发灶需局部扩大切除,范围应超过肿瘤边缘2CM以上的阴囊壁,除非病变已侵犯阴囊内容物,否则应尽量予以保留。术后局部复发往往是切除不够所引起,但也可能是新发而非复发。病变范围过大过广的损害亦可选用MOHS化学外科切除,即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被切除的癌组织,直到肿瘤完全切除干净。对于切除范围过广包蔽阴囊内容物困难者,可采用皮瓣转移及阴囊成形术,阴囊内容物已受累者则应一并切除。

由于患者大多为老年人,做预防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不一定能提高生存率,反而易引起下肢淋巴回流障碍、象皮肿、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故只有对肿大淋巴结活检证实有转移的才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手术可在原发灶切除后2~6周进行。手术后可例行或对切除不彻底者、不宜行清除术者加用深度X线做放射治疗。必要时可做化疗,但常常欠敏感。阴囊癌晚期有内脏或远处转移者,亦可用放化疗做姑息性辅助治疗,如60CO照射或顺铂、博莱霉素甲氨蝶呤(氨甲蝶呤)等联合化疗,局部切除后亦可用这些治疗来预防复发。

对久治不愈的阴囊湿疹、皮炎、溃疡,医师应有充分的警惕,考虑到阴囊癌的可能性,局部组织病理活检是最有力的诊断。对于肿大的腹股沟淋巴结,亦应活检以确诊是炎性或确系转移。虽然阴囊癌转移至腹膜后淋巴结等远处者甚少见,但一旦有可疑亦应用B超、CT、MRI及细针穿刺活检等帮助诊断明确分期。在阴囊癌的诊断上尚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的肿瘤标记物,但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亦已开始用于阴囊癌的诊断和预后,而发病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等)的关系,亦在注意和研究中。

阴囊癌对于男性朋友来说的危害性是相当大的,而且阴囊癌疾病发病率是比较高的,所以说一定要及时治疗千万不能延误,在平时生活当中能够做好对于阴囊癌疾病的预防也是很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