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有哪些发病原理呢

前列腺增生有哪些发病原理呢

男性最容易好发的就是前列腺疾病,尤其是前列腺增生使得患者一直有尿频的情况发生,而且有时在排尿时特别的费力,这无疑在慢慢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其实发生现在这样的症状表现,都有一定的发病原理。那么,前列腺增生有哪些发病原理呢?

所谓增生是指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是细胞增生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有丝分裂活动增强的结果。人的前列腺亦不例外,自出生后到青春期前,前列腺的发育、生长缓慢;青春期后,生长速度加快,约至24岁左右发育至顶峰,30~45岁间其体积较衡定,以后一部分人趋向于萎缩,腺体体积变小,另一部分人则可趋向于增生,腺体体积逐渐增大,若明显压迫前列腺部尿道,可造成膀胱出口部梗阻而出现排尿困难的相关症状,即前列腺增生症。由于此种增生属良性病变,故其全称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 lasia简称BPH),旧称为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一般在40岁后开始发生增生的病理改变,50岁后出现相关症状。 根据间质和腺样组织的比例不同,前列腺增生分为两型,结节大而软的纤维肌腺型及腺体小而硬的纤维肌型,增生的向外压迫使外层的前列腺体逐渐成为一薄层纤维腺样的假包膜。因其与增生得以有明显分界,主要手术时易自此膜内摘除结节,故临床系统上亦称基因外科包膜。

增生的前列腺使膀胱颈发生梗阻,膀胱为克服颈部阻力而加强收缩使逼尿肌发生代偿性肥厚,呈小梁状突起。膀胱腔内压增高,膀胱粘膜可自肌束间薄弱处向外膨起,形成憩室膀胱颈部梗阻。继续加重,尿液将不同程度地残留于膀胱,伴随残余尿的增多,膀胱壁逐渐变薄使输尿管下端斜行穿过膀胱壁肌层所形成的生理性活瓣作用失效。膀胱内尿液便逆流至输尿管和肾盂,引起两侧上尿路积水,肾盂内压增高,使肾实质缺血性萎缩,引起肾功能减退最终发生尿毒症。

在前列腺增生症早期,尿道发生轻度梗阻,由于膀胱有代偿功能,病人仍能按时排空小便,但排尿时间已比正常人延长。发展到中期,尿道梗阻加重,尿道阻力增加,并超过膀胱的排尿能力,病人便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膀胱内的尿液不能完全排空,因而出现残余尿。这时如果过度疲劳、受寒或饮酒等,就会致使尿道粘膜水肿,会加重梗阻,常可发生急性尿潴留。若能及时导尿、用药,一般仍能恢复排尿。到了晚期,尿道梗阻严重,膀胱代偿功能不全,膀胱内残余尿不断增加,超过200毫升时,在病人的小腹部可摸到包块,排尿不成线,呈点滴状。由于膀胱内压增高,向上传递到肾脏,使两侧肾脏内压增高,引起双肾积水,损伤肾功能,从而导致慢性尿中毒。

我们知道,尿中毒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病变,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病人一听到尿中毒,就格外地紧张。不过,前列腺增生症后期所引起的尿中毒,与慢性肾炎所致的尿毒症不同,只要治疗及时,预后通常较好。因为这种尿中毒是由于尿道严重梗阻,间接影响肾脏引起的,肾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只要及时解除了尿道梗阻,肾脏仍可恢复泌尿功能。肾炎所致尿中毒,则是肾脏本身因肾炎病变而严重丧失功能,这种病变是不可逆的,病人只能通过透析治疗或肾移植才能维持生命。

为了避免因前列腺增生而发生尿中毒,老年朋友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当你患有前列腺增生症时,应重视尿频症状。这决非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而是病症的信号,应及时诊治,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二是当你出现严重尿频、尿急、小便淋漓不尽时,可能已有大量残余和尿潴留,这时千万不要因害怕导尿而硬挺着不及时治疗,否则必然会发生尿中毒。

中药或可抑制前列腺过度增生:有的中药可抑制老龄犬已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的52还原酶活性,对睾酮引起的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明显抑制作用。有的中药能活血化瘀,改善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可见,中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作用温和持久,清邪而不伤正的特点。

现在对于前列腺增生发病原理都十分清楚了,希望大家在发生这样的疾病,千万不要有所顾虑和心理负担,在日常生活上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辛辣食物、避免过度性生活等这些细微细节一定要积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