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病人应该如何诊断
严重的疾病在生活上也是很常见的,所以我们大家更是要发现了,特别是心律失常这样的疾病,一旦发现病人们也是要积极的了解,在及时的注意一些正确有效的诊断方法,那么,心律失常病人应该如何诊断?下面咱们一起解答吧。
一、问 诊
除了解一般病史外,重点应询问下列两方面的内容。
1、心律失常发作时的情况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心律失常的发作往往不能被医生见到,尤其心律失常呈间歇性发生时,因此,向患者或知情者(包括目击者)详细问诊是非常必要的。问诊不仅要了解发作的诱因、次数、频度、历时。缓解方式或进程外,更重要的要问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时的感觉、血压、心律(率)及有无心悸、头晕J黑、晕厥、抽搐、气短、呼吸困难等情况。
2、针对病因的问诊 虽然多数心律失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但也有不少情况发生于其他系统疾病,甚至见于“健康”人,因此,问诊时除了注意询问心血管系统症状外,还应注意了解心血管系统以外的症状,尤其注意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感染、水电解质平衡情况以及服药情况。
二、体格检查
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体格检查应注意三点:
1、心律失常的频度与特征 主要通过心脏听诊完成。虽然多数心律失常须靠心电图检查来确定性质,但一些简单的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颤动等通过听诊基本可确立诊断。
2、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 如心脏扩大、器质性心脏杂音、心功能不全等。
3、其他系统异常表现 如注意患者有无甲状腺肿大、肺动脉高压、贫血、感染等体征。
三、特殊检查
对心律失常的定性诊断,心电图无疑是最简单而可靠的方法,但它只能记录一段很短时间内的心律(率)情况,对间歇性发作的心律失常诊断带来困难。动态心电图则在这方面弥补了常规心电图的不足,它可连续记录患者24-48 h内的心律(率)变化,对患者心律失常的定性及定量诊断均有重要意义,但动态心电图也存在一定缺点,如价格较贵、不能实时显示以及受导联数目少的影响,不如常规心电图定位准确等。心电监护则综合了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优点,既能动态观察,又能实时显示,尤其他所具备的报警和自动记录等功能,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大方便。近年在临床应用的心室膜电位、心率变异分析、食管或心内电生理检查等方法主要对患者预后或心律失常危险度的判断以及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探讨有所帮助。
以上内容就是专家对疾病如何诊断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能让大家有个安定健康的环境生活。同时人们更是要注意合理的诊断在积极的治疗。祝各位患者早日康复!
-
心律失常引发哪些危害心律失常疾病近年在生活中的发病率也是比较高的,患上心律失常疾病让每一个患者都是比较困惑的,而且这个疾病也是需要尽早治疗的
-
心律失常可以并发哪些疾病心律失常这种疾病在临床上大家也都是比较熟悉的,这种疾病的发病范围也是比较广的,这种疾病的发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
-
心律失常是有什么好的护理方法呢心律失常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心律失常这种疾病的发生让每个人也都是比较恐惧的,心律失常也会影响到大家的身
-
心律失常是有什么好的护理措施心律失常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心律失常这种疾病的发生让每个人也都是比较恐惧的,心律失常也会影响到大家的身
-
心律失常的保健措施需要做好哪些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大多数的患者都是中老年人,这种疾病如何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和护理是可以引发其他心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