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失常患者如何进行饮食调理

心率失常患者如何进行饮食调理

心率失常这种疾病并不稳定,很多的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这属于正常的现象,但是,有很多的人,经常的出现这种疾病,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患者应该合理的进行饮食,有效的调理,那么心率失常患者如何进行饮食调理呢?

对于中老年心律失常的饮食调理:

1.  控制热量摄入:因为总热量过高时,血清胆固醇通常升高,血清胆固醇含量增高会促使动脉硬化,进而形成心律失常。

2.  控制胆固醇的摄入:一般年龄超过40岁的人,即使血清胆固醇不高,亦应避免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最好代之以植物油及黄豆和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每日摄入胆固醇量应在300mg以下。

3.  控制脂肪摄入量:尽量用植物油作为烹调用油,且不宜过多,过多的植物油亦可造成肥胖。

4.  控制盐的摄入:如果盐食入过量,在内分泌的作用下,能增加血管对各种升压物质的敏感,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食盐过多引起体内水潴留,增加心脏负担。故限制盐的摄入可减轻心血管负担,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生。

老年人心律失常有什么特点呢?

(1)老龄变化:老龄心肌的解剖、生理和生化变化使心肌的正常生理性质发生改变,产生较高的兴奋性、较慢的传导。如窦房结和结间束及周围区域的弹性和胶原纤维局灶性增厚和脂肪浸润,引起心房性心律失常,如发生于房室结和房室束,以及束支和分支,引起不同部位的传导障碍。

(2)生理变化:老年人常有二氧化碳潴留,可以增加心肌的兴奋性,也可促进心律失常。

(3)心肌疾病:由于窦房结动脉或其发源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房缺血及炎症、纤维化等,导致房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塞和心室扩大,可以导致心室过度牵张,缺氧和钾积蓄,改变动作电位,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心室肌缺血,受损心室肌与正常心肌间的电生理不均匀性,可以诱发折返而引起反复发作或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肺心病时多源性房性早搏心动过速较多见。在老年性心肌淀粉样变中,心房颤动见于心房内有多量淀粉样物质沉着。老年人二尖瓣环可有退行性变及钙化,病变可涉及到传导系统,引起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

(4)药物作用: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较低,在用药物治疗中比年轻人容易发生毒性反应。由于老年人多窦房功能障碍,在中年人应用无顾虑的药物,可能在老年人引起对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不良作用。

温馨提示,大家应该注意疾病的发展,有效地控制病情,而且也要注意治疗方法,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保健事项,而且要注意一些饮食事项,合理的进行饮食,同时也要注意用药方法,以免带来更多的危害,大家要注意疾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