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与心脏病有什么关系

体重与心脏病有什么关系

体重与心脏病有什么关系,胆固醇会导致心脏病的发生吗,糖尿病是心脏病的发病因素吗,心脏病的发生与胆固醇有关吗,那么,接下来就来看看专家介绍体重与心脏病有什么关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牛津十年研究结果,揭秘体重与心脏病关系,身高和体重,是评估我们健康标准的最基本指标之一。据报道,《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牛津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女性BMI(身体质量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也称体质指数或体重指数)每增加5个点,就会导致冠心病危险增加23%。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对120万名平均年龄56岁的妇女进行了为期1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平均BMI为21、体型偏瘦的中年女性中,有1/11的人在55—74岁期间会因心脏问题住院或者死亡;而在平均BMI为34的肥胖女性中,冠心病的发病率达到了1/6。进一步分析发现,BMI越大,出现心脏疾病的危险越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BMI介于18.5—25之间为正常值。该项研究发现,BMI在20—25之间时,心脏病死亡危险最小,之后随着BMI的升高,心脏病危险会逐渐增大。当BMI升至32.5之后,心脏病危险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值得警惕的是,即使BMI在正常范围之内,随着BMI的升高,发生心脏病的危险也会增加。

新研究负责人戴斯特·卡诺伊博士特别提醒,BMI的小幅度升高,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危险。这也意味着在不肥胖的人群中,BMI也与心脏健康关联紧密。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少喝酒、多运动等,对任何人都很重要。

七个因素影响心脏健康

1.血压是心脏健康的晴雨表,血压降不下来,心脏就要克服很大的阻力,才能够把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严重时甚至诱发心衰。

2.胆固醇,主要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直接导致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脏的缺血性改变。一般情况下,容易出现坏胆固醇超标的高危人群包括肥胖者、缺乏运动者、饮食中过量摄入胆固醇的人,因此最好每年查一次血脂,了解自己的血脂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合理调整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

3.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凝状态、高胰岛素血症、肥胖等,即往往表现为代谢综合征,并影响中、小动脉的健康,而这些正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4.体重指标:胖人得心脏病的危险是普通人的2—3倍。

5.吸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导致冠心病,例如正常血管内皮可以分泌一氧化氮,对保护人的心脑血管有好处,而吸烟可以影响这种物质的分泌,进而影响血管的舒张功能。吸烟还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的形成。 #p#副标题#e#

6.运动:进行有效的有氧运动(心率超过120次,时间超过30分钟),能保证心脏健康。运动不仅对血压有好处,还能改善脂代谢,增加热量消耗,降低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

7.饮食结构:拒绝多盐、多糖、多脂和加工食物。每天摄入至少5份低糖水果和蔬菜(1份果蔬约85克,相当于一根小香蕉、中等苹果或一根小胡萝卜)。还要适当多吃深海鱼、坚果、植物油,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体重与心脏病有什么关系,相信大家对体重与心脏病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温馨提示:如果大家对体重与心脏病的关系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小编建议大家咨询专业的医生,让专家告诉你体重与心脏病的关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