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心里:追求美白肌肤要有正确态度

女人心里:追求美白肌肤要有正确态度

随着人们爱美的心日趋严重,各种护肤品,美白产品风起云涌。面对各种各样的产品,你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呢?专家指出美容化妆品导致的皮肤问题也很多,尤其是美白潜在的安全问题。下面小编来介绍追求美白肌肤要有正确态度。

摆正心态,不追求快速高效美白

*表皮皮肤更新需要28天,美白产品起效需要大于这个时间。临床测试中,会进行8周和12周的美白效果测试。也就是说,日常使用美白产品,大概两个月以后见效也是正常的。

坚决不碰含禁用的美白成分,特别是汞及其化合物

一些为了速效美白的小品牌以及三无产品,还有东南亚某些国家的廉价速效产品,比如什么“童颜神器”,经常会添加如汞及其化合物,比如氯化氨基汞。汞离子进入*后会干扰各种酶的反应,并会在体内积累引起汞中毒,损害身体。这类产品必须防范,坚决不要去碰,。

使用氢醌请遵医嘱

氢醌,又名对苯二酚。它能抑制酪氨酸的合成、抑制黑色素细胞,从而美白。在一些国家(比如美国),它可在化妆品中使用,并一直是美白效果评价的标准成分,可见其美白效力的可靠。但氢醌刺激性大,会对黑色素细胞产生毒性,过量使用氢醌会引起皮肤色素脱落出现白斑现象,并可致敏及引起细胞病变,导致各种问题产生[5]。因此在中国,氢醌被禁止用于化妆品中。

不过,氢醌可用来治疗色素类皮肤疾病,比如黄褐斑、伤口愈合后的色素沉着。如有需要,必须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不必追求新的美白成分

对美白成分的研究各大化妆品公司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也一直有新的美白成分的发现。比如各大化妆品争相研究的间苯二酚类衍生物是一类速效美白成分,(这里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具体品牌,还是不要标出来了)但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较新,尤其是结构与对苯二酚有类似之处,对其安全性我们可以保持一点谨慎态度。

新的美白原料,也包括各类植物提取物,它们的安全性也需要注意。千万不要认为天然的成分就一定是安全的。文章开头提到的杜鹃醇,正是一种白桦提取物。

经过长期使用,被广泛使用,有良好安全记录的美白成分可以使用

比如维C及其维C衍生物。它们属于*本身维持新陈代谢必需的成分,安全性佳。它们通过清除自由基及还原已形成的黑色素起作用,美白效果也不差。维C及其维C衍生物,一直是各大品牌喜欢使用的美白类成分。其它一些成分,比如烟酰胺,都是广泛使用的可靠的安全美白成分。与那些独门创新的专利美白成分不同,这些大众使用的美白成分使用时间长,应用的公司多,相应的积累的研究也多,其安全性会更值得信赖。化妆品产品中,需要考虑功效性(efficacy)、安全性(safety)、感官(sensory)。安全性必须是放在第一位的,是不容有任何妥协的。消费者渴望美白的同时,更需要注意产品潜在的安全风险。不盲目跟风,对成分有一定了解,谨慎选择产品,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有效保护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