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政策权益

老人上当受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老人上当受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老人上当受骗的新闻越来越多,骗子的手法也越发高明,一般老人很难分辨骗子的骗术。当然也有许多老人明知自己受骗也不懂维权,不法分子不能受到法律的制裁。今天小编就盘点老人容易受骗的一些陷阱。

陷阱有哪些?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晚年健康问题。一些不良商家抓住不少老人们心软、易上当的特点,让老人掉入保健品消费陷阱。个别老人还因一意孤行高价购买保健品,不惜与子女闹翻,引发家庭矛盾。那么,在梅城的老年人保健品市场,又有哪些常见的消费陷阱呢?

免费试用。兜售高价老年保健品的商家,几乎都将“免费试用”作为幌子。在试用期间,商家还会讲解健康常识,给老人们一些心理暗示,让老人对自己的慢性病或老年疾病因心理暗示而感觉确实有疗效。免费试用的最终结果,大都是老人们甘愿掏腰包购买。

健品商家往往抓住这一点,嘴甜地称呼老人们为“大伯”、“大婶”,每天主动邀请老人前去聊天,甚至不惜“血本”带老人们去郊游,取得老人的信任。老人们心软之下掏出“老本”购买相关商品。

的产品吹嘘成能“包治百病”,有些商家还请“托”来现身说法,以说服老人购买。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梅城市面上出售的大部分老年保健品,只具备简单的保健功能,治病疗效甚微。

维权准备

一、告诉自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谨慎对待以免费帮老年*检、举办健康讲座等为名的“馅饼”。

二、老人购买市场上推销的器械或药物前,多与家中年轻人沟通,让年轻人帮忙把关。

三、有病时及时到医院治疗,器械或药品包治百病实属“天方夜谭”。

四、注意保留相关票据凭证,一旦发现上当,老年消费者应及时向消委会或药监部门投诉。

老人受骗了进行维权要有准备,不能冲动盲目的投诉,当然更不能打击报复。作为子女亲人的要时刻提醒老人,注意老人的心理变化,帮助老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