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政策权益

养老金多发5% 不能“纸上谈兵”

养老金多发5% 不能“纸上谈兵”

近日,有消息称将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引得社会上对养老的所有问题的高度重视。小编认为,养老保险这一问题很棘手,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解决办法,相信这个问题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据悉,这是召开两天的闭门会议最终提出了这些建议。看似公平,但又不得不让人疑惑。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孙洁说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超15年后,每多一年,至少应在原有应得养老金的基础上,多计发5%。同时她还建议,今后我国应以普通企业退休职工为提高退休金水平的重点,提高幅度也应远超10%,可考虑向20%这一幅度靠拢。同时考虑降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为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创造条件。

这个企业退休人员自然赞成,多增加养老金收入比率,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距离就会缩小,那么降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他们会答应吗?

不管是多计发养老金,还是降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但总给人感觉还是“纸上谈兵”,还是感觉养老金是企业的事、个人的事,政府似乎不用多考虑。

事实上,我国养老保险之所以存在巨额空账、面临长期支付缺口,根本原因并不主要在于“缴费年限太低”、“退休年龄太早”,而在于,政府的公共投入太少、欠账太多。资料显示,我国政府社保投入仅占财政的7.5%,远低于德国的55.5%,美国的30.2%。

显然,“要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应该加大财政投入或者划拨国有资产”,而不是一味地在延长退休年龄或者在缴费年限上“绞尽脑汁”,更不能像杨燕绥教授的那样,一言即出,延迟到65岁领取养老金,受到大多数网友的“嘲讽”。

分析论之,养老金每延长缴费一年多计发5%,也不太客观,降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也不现实。需要“两条腿”同时并行,一是,养老金由原来的每年增加10%,增加到20%,不降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二是,延长缴费年限,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政府比率增大、企业根据职工收入比率缴纳,个人占小头),政府要“保基本、兜底线”,企业不能拖缴养老金,加快“双轨制”的并行步伐。

养老金要搞好顶层设计,不能忽视群众的看法以及认同,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这样,国家、企业、个人,三者都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