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质疑常回家看看的法治善意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7月1日实施,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个规定一出来,就立刻引发了很多的争议,原来法律的宗旨是让孩子多回家看看父母,“常回家看看”原本属于关心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道德问题,随着新法的修订,如今变成了必须遵循的法律规定。
对此网上热议纷纷,但我们不应过于质疑“常回家看看”的法治善意。值得深思的是,“常回家看看”的简单需求,何以成了许多老年人的“热门呼声”?归根到底,说明人们在对老年人的应尽责任上,做得并不是十分到位和完美。譬如,在“常回家看看”这个问题上,有些家庭成员总会借口“工作忙,压力大”;也有一些子女难得去看望和问候老人一次,到家之后就专心致志地盯着手机屏幕自娱自乐,令老人们备感失望与冷落。关心老年人精神需求上升为法律问题,其实更能促使社会有关方面积极应对,努力为公民个人的“良好施孝”提供周到的考虑和帮助。
不应质疑“常回家看看”的法治善意,不是回避和忽视某些家庭成员的现实困难,“站着说话不腰疼”地一味为新法修订“唱高调”。而是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会的和谐,文明的进步,需要我们把“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工作,不断引向一个新的高度。“常回家看看”入法施行,既是广大老年人的期望所在,更应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修身”“立人”的重要一环。
“常回家看看”入法是一面镜子,“照”出的孝心却肯定不尽相同。譬如有人就已提出疑问,看望几次才算“经常问候”?忽视和冷落老年人的“标准”谁能准确把握?这些问题并非都是无稽之谈,值得有关部门继续做好细化文章。而有一点却应看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社会上那些最有条件、最应示范的群体,率先把“常回家看看”做得可圈可点了,同时有关部门尽心尽力地做好了其他人“尽孝条件”的改善工作,相信人们对于法治善意的疑虑,也会越来越少。
-
最新的对于孤寡老人政策是什么其实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对于孤寡老人来说应该如何做,才能够让我们的孤寡老人拥有一个非常靠着晚年幸福生活,给我们的孤寡老人
-
如何给老年人买医疗保险呢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很多的人身体素质比较差,这样容易出现疾病,大家需要注意他们的身体变化,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他
-
什么是高龄老年人的福利我国老龄化非常严重,而且,老年人越来越多,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身体,并且,在我国,提出了对老年人的一些照顾,许多老
-
国家办养老院有哪些补贴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安顿问题,而且现在社会,这老年人的福利越来越好,很多的老年人会接受养老院,大家需要注意
-
延迟退休年龄对老人有哪些影响延迟退休年龄对老人有哪些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老人退休年龄的制定,都是在65岁之间,只有中国的退休年龄设置最为超前,但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