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寂寞能用法律解决吗?
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逐渐加重,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新版“老年法”草案出炉,强调给予老人更多精神关怀。其中特别引起关注的一点是子女“常回家看看”将入法,以后若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以前这种诉讼法院一般不会受理,但现在法院要立案审理。消息一出,一片哗然,“新老年法”四个字成为昨日微博上升最快的关键词,以立法手段来规范道德问题的做法引起了博友的激烈讨论。
老人寂寞用法律能解决吗
‘常回家看看’如果获得通过,成为法律条文,以后子女不常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法院也会立案审理。老年人赡养案件,一般都是老人因儿女不给赡养费而对簿公堂,法官在判决或者调解后,通常会叮嘱一句:“除了要赡养老人,更要常回家看看啊,老人更需要精神慰藉。”
但这句叮嘱,没有任何法律强制力。该法院上世纪90年代初在省内率先设立老年人权益保障庭,至今无一位老人因子女不尽精神慰藉义务而诉诸法庭。去年,该庭共受理各类纠纷130多起,其中涉及老年人赡养的案件占10%。
从道德上升到法律的层面,立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需要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常回家看看”入法,操作上的难度比较大。子女如果做不到,怎么追究?如果子女疏于探望问候,导致独居老人死亡多日无人问津,可能还容易追究。但大多数情况下,很难追究。
“常回家看看”入法,但“回家看看”什么频率?什么方式?如何约束?毕竟涉及活生生的人,而对“意愿”及其行为的约束是最难的。她预计,即便是入法了,执行起来,大多只会以调解形式解决。
省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方明说,道德约束靠舆论谴责和自律,但法律约束力在于有强制性。她把“常回家看看”入法,比成离婚案件中的“探视权”规定。她说,新《婚姻法》虽然有明确规定,如对方拒不执行,法院可以强制执行。但从实际执行效果来看,探视权执行十有八九不能到位。“这样的规定入法,是一种‘无害条款’,但执行起来,可能难度很大。这样的无害条款太多的话,会影响国家立法资源。”
-
最新的对于孤寡老人政策是什么其实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对于孤寡老人来说应该如何做,才能够让我们的孤寡老人拥有一个非常靠着晚年幸福生活,给我们的孤寡老人
-
如何给老年人买医疗保险呢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很多的人身体素质比较差,这样容易出现疾病,大家需要注意他们的身体变化,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他
-
什么是高龄老年人的福利我国老龄化非常严重,而且,老年人越来越多,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身体,并且,在我国,提出了对老年人的一些照顾,许多老
-
国家办养老院有哪些补贴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安顿问题,而且现在社会,这老年人的福利越来越好,很多的老年人会接受养老院,大家需要注意
-
延迟退休年龄对老人有哪些影响延迟退休年龄对老人有哪些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老人退休年龄的制定,都是在65岁之间,只有中国的退休年龄设置最为超前,但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