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犯罪免死引发讨论
近日在京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再次审议了刑法修正案(八)草案。草案规定:“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这一规定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的热议。
老年人“免死”新增限制条件
去年8月,刑法修正案草案(八)首次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草案规定:对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据介绍,现行刑法虽未明确规定对老年人犯罪予以从宽处理,但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一般也有体现。草案增加这一规定,是为了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更好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的文明和人道主义,促进社会和谐。
在常委会会议初次审议草案以及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常委委员和社会公众提出,对老年人不适用死刑的规定总体上是适当的,但应增加一定的限制条件,以适应实践中各种复杂情况。为此,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建议,将草案有关规定修改为:“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建议取消限制条件
一石激起千层浪。对老年人是否适用死刑以及新增的限制条件,引起常委委员们的高度关注。
“七十五周岁以上免予死刑的规定,我认为是法律的进步。”姜福堂委员说,目前七十五周岁以上的人犯罪率极低。他还提出,手段残忍不是老年人犯罪的特征,“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这个限制条件应当删去。
马启智委员也不赞成增加限制条件。曾在地方从事多年政法工作的马启智委员深有感触地说:“判一个老人死刑,对其亲人的负面影响很难化解。在死刑问题上,一定要慎重。对七十五周岁以上的人免除死刑,是我国司法的进步。”
认为老年人不能“免死”
也有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对“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的规定,提出不同意见。
“这一规定不宜用法条的形式明确。”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沧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老干部局局长韩青梅说,老年人免除死刑可以作为一种理念,在司法实践中交给审判机关掌握。民间也有“七十不打、八十不骂”的说法,这体现了社会和谐和中央慎用死刑的方针。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虽然年龄大了,但是犯罪的恶性并不见得降低。
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是湖南秦希燕联合律师事务所的主任。他也认为,应当取消老年人不适用死刑的规定。其理由是:第一,这条与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相违背。第二,减少死刑应当,具体罪名可以取消,但对某一类人取消死刑就不同了。我国刑法只规定未满十八周岁和孕妇不适用死刑,前者是*人,后者是有两条生命,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实际上就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第三,实践中,七十五周岁以上的人犯罪判死刑的很少,即使有也是判处死缓的。
认为新增条件过窄
审议中,一些委员和代表认为,草案仅仅规定“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这一限制条件还不够。
全国人大代表程苏是民盟青海省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她提出,什么叫做特别残忍的手段?从不同人的角度来看,得到的结论也会不同。
“特别残忍无法界定,建议这一条再斟酌。”程苏说。
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是山东省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的教师。她说,“这次七十五周岁以上不适用死刑增加了一个限制条件,但是我感觉限制条件有点少。如果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老人被人利用,从事贩毒以及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其他活动,后果非常严重怎么办?”乌日图委员表示,改为“情节特别严重”比现在的提法要好一些。
-
最新的对于孤寡老人政策是什么其实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对于孤寡老人来说应该如何做,才能够让我们的孤寡老人拥有一个非常靠着晚年幸福生活,给我们的孤寡老人
-
如何给老年人买医疗保险呢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很多的人身体素质比较差,这样容易出现疾病,大家需要注意他们的身体变化,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他
-
什么是高龄老年人的福利我国老龄化非常严重,而且,老年人越来越多,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身体,并且,在我国,提出了对老年人的一些照顾,许多老
-
国家办养老院有哪些补贴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安顿问题,而且现在社会,这老年人的福利越来越好,很多的老年人会接受养老院,大家需要注意
-
延迟退休年龄对老人有哪些影响延迟退休年龄对老人有哪些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老人退休年龄的制定,都是在65岁之间,只有中国的退休年龄设置最为超前,但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