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成为五保老人的幸福家园

敬老院成为五保老人的幸福家园

 为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促进敬老院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敬老院是集中供养五保对象的一种形式,主要是动员五保老人进敬老院养老,这是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发展的方向,也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网络的关键,能使五保老人的生活得到可靠的保证和妥善的照顾、管理。

  开县行动

  昨日,在采访中,县民政局低保科科长杨生树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县领导多次调研敬老院建设工作。

  去年5月27日,时值端午佳节,县委书记李殿勋到长沙镇调研新农村建设和劳务经济工作时,不忘当地的空巢老人和五保老人,专程给他们带去了节日的慰问;今年元旦节前夕,李殿勋又深入巫山乡西部敬老院、南雅镇天津村五保家园慰问老人,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李殿勋每到一处都要嘱咐当地负责人一定要照顾好老人们的生活,要让他们吃好,穿暧,要让每一个老人活得幸福安康。

  去年年初,我县提出改扩建16所敬老院的目标任务,为了改扩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县长陈远辉主持召开了敬老院建设推进会、敬老院建设现场会。去年8月19日,陈远辉在全县镇乡街道敬老院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指出,建设敬老院是一件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用地和建设审批手续要本着从快从简原则,为敬老院早日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据了解,为了推进全县敬老院改扩建工作,县政府每月对各乡镇敬老院建设进度进行了督查。目前,五通、岳溪、温泉、河堰、金峰、满月等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已完工,其他敬老院建设正有序推进。

  为了提高敬老院服务档次,我县为新改扩建的敬老院配备了20台42英寸和55台22英寸的液晶电视,还为每个床位下拨了700元设备购置费。

  此外,我县还建立起贫困老年人长效救助机制,把农村特殊老年群体优先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采取政府拨款资助农村“五保”老年人和老年群体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开展针对老年人的专项医疗救助和康复救助活动。据长沙镇怡老院院长邓继伦介绍,目前怡老院住有15位五保老人,每位老人每年享受180元的日常医疗救助,对出现大病住院的情况,还可申请大病医疗救助。

  县民政局低保科科长杨生树说,“今年,我县还将大力推进镇乡街道敬老院改扩建工作。新改扩建敬老院15所,新增床位400张,使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逐步提高。今年把敬老院改扩建工作列入了全县‘八大’民心工程,凡敬老院床位数达不到40%的镇乡街道都要在今年内安排建设,确保在2012年达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50%的目标。”

  惠民成效

  我县目前有农村五保对象9595人,全县建有农村敬老院47所,床位1286张,集中供养五保老人981人。全县16个镇乡街道敬老院实行改扩建,增加床位1200张,提高了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

陈行圆:“我在怡老院里很温暖”


  3月23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长沙镇分水村的怡老院,见到五保老人陈行圆时,他正坐在干净的院坝里晒太阳。谈到在敬老院的生活情况时,老人激动地说:“我在敬老院的生活就像这太阳一样温暖!”

  今年64岁的陈行圆老人住敬老院已经有些年头了,据怡老院院长邓继伦介绍,老人可是怡老院的“好院民”,在院里任劳任怨,经常带着院里其他老人种蔬菜瓜果,改善了老人们的生活。

  “要不是有政府的关怀,我们五保老人哪有今天这么幸福的生活哟!”陈行圆老人满怀感激地说。据老人介绍,从他住进怡老院后,自己一个人住一间房子,床、柜子、被子等都是全新的,逢年过节还有领导送来慰问品。在怡老院里大家相互照顾,关系融洽得像一家人。

  陈行圆老人介绍,他患有肺气肿病,每年都要住上几天医院,民政部门为他办理了大病医疗救助,医药费也都全部免除了。“在怡老院里,我不愁吃、不愁穿,每个月还有两百多元的生活费,可以说我的生活比有些有儿有女的老年人的生活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