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人喝水有关的15个常识

与老人喝水有关的15个常识

说到喝水是最平常最普通最简单的事情了,但是如果把喝水与健康联系起来那学问可就多了,所以,今天小编准备就老年人群如何喝水这件事情给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小常识,希望老年朋友们可以好好看看。

老年人为什么要多喝水?

由于老年人大脑和机体在应对口渴的信号上不协调,即便身体严重缺水,也难让他们觉得口渴。人的血液里含有电解质,人在活动、呼吸、排泄时都会丧失水分,从而导致血液里电解质浓度不断增加,进而刺激体内血液里的化学感受器,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产生“渴感”,提示人们喝水。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各种器官功能都有所减退,老人对各方面感觉比年轻人迟钝,表现在化学感受器上也是如此,于是就会出现身体缺水却不“口渴”的现象。

一旦不能及时补水,很容易造成老年人皮肤干燥以及排泄不畅、便秘等现象,易出现脱水、中暑,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因为缺水造成的血液浓稠将间接导致心梗、脑梗的发生。

当体内水的丢失量为体重的1%时,会感到口渴,身体的机能已受到影响。达2%时,运动和行为受到不良影响,并伴有压抑感和食欲降低。达到4%到8%时,会出现皮肤干燥、声音嘶哑、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再严重的话就要危及生命了。

所以老人一定要经常喝水,不要等口渴再喝水。

老年人喝水要注意什么?

1、清晨空腹先饮水,上午可安排两次饮水,如9点左右一次、11点左右一次,下午也可根据活动安排两次饮水。

2、晚上不要为避免夜尿太多而一口不喝,因为夜间皮肤的蒸发、出汗、呼吸都会让体内水分丢失,可以喝200毫升左右的水。

3、运动前、泡澡前、喝酒前都要少量补水,出汗多时,除喝水外还要注意补充点钠钾。

4、喝水时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每次饮用量少,以利于*吸收。

5、糖尿病患者也要适当多喝水,但青光眼、肾功能不全的老人不要多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