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放心菜”存在哪些误区?

消费者对“放心菜”存在哪些误区?

能不能吃上放心菜,是百姓居家过日子每天都关心的一个问题。可是对什么蔬菜可以放心,消费者往往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误区一:地下根茎类蔬菜最放心

一般来说,人们对从地里挖取出来的蔬菜比较放心,因为给蔬菜打药一般是打在叶子上面的。每年的5~9月,是一年中气温较高的月份,害虫相对活动多,也是一年中蔬菜用药的高峰期。因此,一到夏天高温季节,许多人都害怕吃叶子菜,而吃削皮的冬瓜、南瓜,水下的莲藕,地下的马铃薯等。可事实上远非这样。据2006年4月11日重庆晚报报道,2005年10月份以来,每天60种蔬菜、4000左右份样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的名单上,莲藕基本上都名列榜首,且超标样品数远超其他品种。据重庆市有关人士分析,莲藕农药残留超标主要是有机磷超标,而有机磷摄入过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其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水质受农药污染所致。

不难看出,有时地下根茎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要比叶类菜高得多,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土壤对有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富集作用。在土面上施用农药时,有些喷雾机械雾化性不是特别好,药水容易流到土壤里。这样,长此以往,土壤里就富集了较高的农药。据了解,甲胺磷在土壤里的残留毒性至少在1个月以上,而呋喃丹可在土壤里残留1年以上。有些农民往往在苗期施用甲胺磷农药,以后就不再施用。而在夏季,有些速生叶类菜从播种到上市还不到一个月,所以在检测时能检测到含有甲胺磷。

2。水质污染。许多水生蔬菜如莲藕、荸荠、慈菇等,周围是稻田,而对水稻甲胺磷尚未禁止使用。因为灌溉用水大多是串排,有些莲藕塘还起到临时蓄水的作用,这就使得甲胺磷有机会流入莲藕塘,污染了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