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养生贵在饮食有度
“食能养人,亦能伤人,取养之道贵在有度。”——孔子于《论语·乡党》。
“度”,在哲学范畴上是指事物保持自身质量的数量界限。在此限度内,量变不会引起质变,仍处于平衡状态;超越此限度,量变就会引起质变,则处于失衡状态。从饮食保健角度上讲,也同样存在着它的数量界限,即“度”。若饮食无度,不能自我约束,就会招灾惹祸。隋代《诸病源候论》云:夫饮食过饱,则脾不能磨消,令人气急烦闷,眠卧不安。过饱除引起烦闷、睡眠质量欠佳,尚易引发疾病如:积聚不消、手足痹蹶、面目发黑生斑、腰痛水肿、膀胱受伤、百脉闭阻、心瘕食瘕如脂肪瘤、纤维瘤、肿瘤,甚至减损寿命。”《东谷赘言》中更明确指出饮食过量对人的具体危害:“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
我国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饮食之度,早就认识到饮食过度的危害性。如作为中国古代养生学与医学理论之奠基者,书成于2 000年前的《内经》就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有节”是“度百岁乃去”的重要条件之一;“以酒为浆”、饮食无度,则是“半百而衰”的重要原因。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亦告诫:“饮食以时,饥饱得中”,又说“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养生要集》中也指出:“食恒不饱满,令人无病,此是养生之要术也。”意思是说进食经常保持适度,不会产生饮胀满闷的感觉,人就不会生什么病,这可以说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宋代诗人陆游曾有“多寿只缘餐饭少”的名句。我国古代享年最长的皇帝唐太宗也曾对他的宰相说过:“我每天所作所为,都有一定规律。饮食不过度,行之已久,甚觉有力。”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看见大鱼大肉、美酒佳酿,就尽情享用,直到饱嗝连声,酩酊大醉,殊不知隐患也在其中。在此奉劝诸君,切忌因口渴而过饮,为优膳而过食,临喜筵而贪杯。
过饱不利于健康,但食之太少亦有损于健康。有些人片面认为吃得越少越好,结果强迫自己挨饿,由于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反而虚弱不堪。正确的方法是“量腹节所受”,即根据自己平时的饭量来决定每餐该吃多少。“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这无饥无饱,就是进食适量的原则。科学饮食的原则应是: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只有这样,才不致因饥饱而伤及五脏。
-
最适宜中老年人的5条饮食建议!必知!中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易引起消化不良,反复发作就会对健康产生影响,饮食养生应该怎么做呢?根据中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营养需求
-
自制首乌茶饮用 太婆降脂不成反伤肝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是喜欢喝一些茶饮的,那么对于我们的这个首乌茶来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引用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
-
老年人想要健康长寿 饮食方面需要注意5点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并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事情才能够让我们,身体更加的健康和长寿的,那么老年人要想健康长寿
-
老人吃不下饭怎么办 妙招助老人开胃有很多的老人在平时的时候吃不下饭,也会给我们的老年人带来非常大的伤害的,那么我们对于老年人吃不下饭这样的现象来说,到底应
-
老年人便秘了怎么办?千万别大意了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会出现一些便秘这样的症状的,那么老年人便秘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危害也是比较多的,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