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仁羹——老人的健康零食

栗仁羹——老人的健康零食

栗子,古称栗果,俗称板栗、风栗、毛栗。栗子早为人类食用,与红枣、柿子一起被称为三大 “木本粮食”和“铁杆庄稼”,在粮食短缺的年代,是渡过饥荒的宝贵食粮,并有“一代种,五代享”之说。

西安半坡遗址发现有栗,殷商甲骨文中已有“栗”字,《诗经》上有“树之榛栗”的诗句,《吕氏春秋》记有“果之美者冀山之栗”。先秦时,《庄子》、《韩非子》等古籍已有以栗子代粮及贮以备荒的记载。《史记·货殖列传》指出“燕秦千树栗,其人与千户侯等”,说明当时栗在农作物中的地位。

世界上栗的品种不多,我国的栗粒大质优,多为世界着名的品种。仅江苏宜兴茗岭乡就有20多个品种,远销港澳地区、日本和东南亚国家。《本草纲目》将栗分为板栗、楔栗、山栗、锥栗、莘栗、茅栗,近代简化为板栗、锥栗、茅栗三种,以河北产品最为着名。栗是食用佳品,也是疗疾良药。栗含蛋白质5。7%,脂肪2%,碳水化合物62%,还含维生素、钙、磷、铁、钾等营养物质。

关于食用栗子,《礼记》已有“枣栗饴蜜以甘之”的记述。北宋开封已有糖炒栗子供市。南宋《山家清供》记有用栗子和山药合制的金玉羹。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载有将栗子与糯米同磨粉制成的高丽栗糕。《随园食单》上列有栗子炒鸡。发展至今,烹调用栗子的菜品就更多了。栗子可以生食,多数熟食。烹调适用面广,可作菜肴、主食、糕点、小吃。作菜肴则主配、冷热、荤素、甜咸均可。一般取栗肉整用,也可加工成片、粒、茸、泥,烹制适用于烧、煨、炒、焖、炖、扒等方法,最宜于烧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