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的药用价值与做法

大蒜的药用价值与做法

药食同源蒜味鲜,杀菌除瘟防传染,

硒锗丰富抗恶变,健脾开胃辣也甜。

大蒜也叫晕菜、独蒜、胡蒜,原产于欧洲南部和中亚,我国栽培大蒜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大蒜药性辛温,入脾、胃、肺经,可行滞、消 暖胃、解毒、杀虫,用于治疗饮食积滞、胀满肿闷、脘腹冷痛等症。

大蒜成分复杂,含有硫醚化合物、大蒜甙、大蒜蛋白、钙、磷等,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增进食欲、促进胃液分泌,对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有益。

现代研究表明,大蒜中的挥发性物质,如大蒜素,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甚至某些耐药菌和真菌也有抑制、杀灭作用,可称为植物抗菌素。用大蒜杀菌,捣碎才能发挥作用。大蒜防癌也显示出苗头。山东大蒜产地居民胃癌发病率就低于邻近地区。研究发现,大蒜素可抑制致癌物亚硝胺在胃肠道内合成;大蒜含有丰富的硒和锗,它们是预防肿瘤的重要成分。硒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对维护细胞的正常代谢起重要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硒对致癌物诱发的肿瘤有对抗作用。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肝癌高发区居民血硒含量偏低,在易患癌人群的头发中硒的含量也偏低。一般蔬菜、水果中含硒量不高,大蒜、蘑菇等食品可弥补这一不足。还有研究认为,大蒜中含硫化合物有促进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从而增加细胞免疫功能,这也对防治肿瘤有利。新西兰科学家还发现,大蒜中含有一种叫二硫化烯丙醛的物质,产生一种可以清除肠道致癌物的酶,从而预防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日本科学家研究认为,大蒜含有丰富的锗,对防止癌细胞的扩散很有作用。

有人研究,大蒜与黄瓜同吃,可抑制糖类转变成脂肪,又可降低胆固醇,对减肥大有好处。